根据县委的安排,我于8月26日至9月1日参加了井冈山“加强党性修养·聚力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经过在红色革命圣地井冈山一周的培训学习,本人收获良多,现特将自己一点浅薄培训学习心得整理并归纳如下:
第一,井冈山精神就是坚定的革命理想和必胜信念。中国革命在井冈山斗争时期,面对国民党精锐部队不断进行军事“围剿”,在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物质匮乏、条件艰苦、缺医少药、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却能够顽强地坚持下来,井冈山军民能够坚决地跟着共产党把革命进行到底,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有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坚定信念,以及必胜的信心和勇气,他们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代表和维护了广大劳苦大众的切身利益,这一伟大的革命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成了井冈山不倒的精神支柱。
第二,脱贫不可怕,找准思路方可行。思路决定出路,井冈山率先脱贫,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提炼了“有能力的扶起来、扶不了的带起来、带不了的保起来、住不了的建起来、建好的靓起来”的五脱贫做法;他们积累了“一个平台、依托二脉、三大主体、四个现代化”助推脱贫攻坚的主要方法;他们在全国首创了“红蓝黄卡”识别帮扶贫困户的办法;他们创新提出了“红色旅游资源与秀美乡村相结合”促进经济发展的看法;他们重点抓住了“产业为根、立志为本、机制为要”三个关键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可持续脱贫的想法,这些思路都值得我们学习和运用。
第三,工作不怕担责,有担当才有作为。“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奔康早”。但率先脱贫“摘帽”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让井冈山老区人民持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他们的奋斗目标。这就是他们对组织的担当和对百姓的责任。“奔康在路上,攻坚正当时”。面对群众求富裕、求安康、求尊严、求幸福,“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大的困难也要上,最好的办法就是干,只要干在实处,担责何惧有。
第四,正视自我,找准差距,加快发展。逝去的是硝烟,不灭的是精神。面对差距、我们要如何看待追赶的压力?答案是:寻找差距,才能奋起直追;学习经验,才能加快发展。近年来,我们领导干部肩负着“打赢脱贫奔康攻坚战,建设幸福美丽新松桃”的责任使命。虽然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取得一定成效,但与“井岗”这张红色名片比,差距依然明显。一是思想解放的程度上有差距。需大力学习他们“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灵魂精神。二是真抓实干的雄心上有差距。需大力学习他们“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执着精神。三是勇立潮头的担当上有差距。需大力学习他们“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冒险精神。四是脱贫奔康的思路上有差距。需要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无畏精神。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把井冈山精神传承下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革命的优良传统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艰苦朴素、不屈不挠的工作作风,立足于本职工作,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为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