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霄遁。”这是毛主席为赞扬黄洋界保卫战在以少胜多的军民同心下取得来之不易胜利而挥笔写下的《西江月·井冈山》。诚然,纵观党领导的恢弘抗战史,黄洋界保卫战算不上什么惊天动地,但它却捍卫了革命发源地和革命道路。还有《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都足以看出井冈山情结在毛主席心目中的厚重和绵长。
九十多年过去了,黄洋界的隆隆炮声早已定格在滚滚历史长河深处,但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的艰苦斗争所形成的红色精神是无法磨灭的,因为它是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典范,是党史、中华史乃至整个人类史上永恒的高光片段。在喜迎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我有幸参加由上海寰宇组织的红色井冈山之行,踏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从南昌驱车前往井冈山的路上,青山叠翠,延绵起伏,内心也激动万分,久久不能平息。对每一个共产党人而言,井冈山和井冈山精神并不陌生,无论是各种讲话或是书籍等等中,我们总是反复接触并早已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印刻到脑海。可当双脚踏上这片红土地时,心灵的震撼、思想的洗礼和精神的鼓舞是溢于言表的,远远不是书本上所学到的那样。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
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历史红、山林好”。专题讲座中,通过聆听谢善广老师侃侃而谈的《井冈山斗争和井冈山精神》、革命烈士袁文才之孙袁建芳讲述当年的井冈山斗争故事以及林志明老师声情并茂中所带来的红色家书,我们震撼于井冈山的红色历史,震撼于井冈山所孕育的精神,震撼于革命先烈的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洗涤心灵的现场教学中,从五龙潭红军洞,到大井毛泽东旧居、茨坪革命旧址群;从黄洋界哨口工事山顶上矗立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蜿蜒崎岖的朱毛红军挑粮小道,到小井红军医院、小井红军烈士墓、曾志墓;从印刻红色记忆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到庄严肃穆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思,仿佛让我们每一个人置身那个峥嵘革命年代,深深感悟红军战士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情壮志,亲身感受艰苦卓绝的抗争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考察时曾说过,“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在这里,建立了全国最为成功最为典范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这里,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在这里,第一次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在这里,“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指引中国革命走向伟大胜利。
“昔日井冈,今为课堂。继往开来,当仁不让。”此次培训行程虽然紧张,但收获满满,无论是党性的锤炼还是理想信念的夯实都有了更深更全的理解和提升,赋能前行的步伐。放眼漫山青松翠柏,处处忠骨埋葬,在无声中有声地诉说着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担当;仰望高悬天际的温暖旭阳,光辉遍撒大地,一派生机勃发,红色精神熏陶着每一位中华儿女。我将以本次寻根、追梦和铸魂之旅为新的起点,传承井冈星火,红心筑梦燎原,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上海寰宇“卓越·共享”企业内文化理念的引领下奋飞不辍,用青春色彩描绘最美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