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院党委的安排下,我们一行40余名党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新县大别山这片红色的土地,大巴车一进入新县县城,我们就立刻感受到这里的红色气息,街道的每个路灯杆上都悬挂着革命烈士的照片,每个照片的背后都蕴含着一段感人的红色故事,每一段故事都催人泪下。这里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巍峨的大别山造就了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催人奋进的革命历史。这里是我们不忘初心、汲取营养的红色宝库。
来到大别山干部学院的第一课,刘向阳教授以精炼的语言、大量的史实资料、高度的概括性总结诠释了大别山“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斗、勇当先锋”的精神。它见证了中国革命完整的的斗争历史,并以其历史长、地域广、规模大、牺牲多、作用突出的特点,造就了28年红旗不倒这一中国革命斗争历史独一无二的奇迹,赢得了中国革命重要的发源地、战略支撑地和走向全国胜利转折地的历史地位。这里是中国革命摇篮、共和国摇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的实质就是理想和奋斗的统一,胸怀和行动的统一,这其中的内涵在我们当前形势下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参观鄂豫皖将帅馆和纪念馆,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博大的星空,那里有璀璨耀眼的将星闪烁,令人目不暇接,每个将星都是无数烈士凝聚成的结晶。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李先念等等,这些令人仰慕的新中国缔造者们都是从这里走出。我们甚至找到了家喻户晓的电视剧《亮剑》主角李云龙的原型王近山将军。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了烈士的鲜血,新县全县10万人竟有超过一半以上为革命而牺牲。许世友将军“三跪慈母”忠孝两全,感人至极;为救王树声将军,大娘将唯一的亲生儿子送到反动派的刀口下牺牲,惊天地、泣鬼神;革命烈士杨超久高声吟诵:“漫天风雪漫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类似的故事数不胜数。红田惨案中,30平米的土地竟有300多名革命同志被杀害,家家有烈士、户户有红军,令人震撼不已。大别山的英魂组成了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坚守信念、不屈不挠、胸怀全局、廉洁奉公、严守纪律、依靠群众,在大别山中自然形成,这是大别山红色基因形成厚重红色文化的核心。
我们穿上红军服,重走红军路,穿行于崇山峻岭之中,9公里的路程在先辈们转战的路线中微不足道,但我们能体会到先辈们的艰辛,想象着红军战士怎样在这里坚持斗争,从实地体验着游击战的艰苦和革命信念的坚定。这里“山山埋忠骨,岭岭葬忠魂”。短短的5天培训,让我们与脚下这片厚土结下了深深的情感,大别山干部学院的老师们别具匠心的教学方式、多才多艺的素质、一丝不苟的态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院领导和我们同吃同学同体验,与我们拉近了距离,增添了上下级、同事、同志之间的友谊,增强了凝聚力。
我们做为一名白衣工作者,同时也肩负着党的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定会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把大别山这红色的精神融入到工作中去,视患者如亲人,患者利益高于一切,以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角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强国梦,为郑州市一院的强院梦努力工作,不计个人得失。正像黄世祥老红军说的那样,做一个愿意吃亏的共产党员,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