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的黄土,特色的窑洞,巍巍宝塔山……有幸参加销售公司组织的红色主题教育活动,踏上了革命圣地延安,我的心肃然起敬,从杨家岭到梁家河,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到“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精神,几次感动得泪在眼中打转,延安纵然不是山清水秀的地方,但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历史,令我肃然起敬,深感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7月30日我们抵达延安,望着车窗外厚重的黄土高坡,我感受到革命圣地凝重的气息。到达延安后,顾不上休息,我们首先来到了宝塔山,重温了入党誓词,远眺对面的清凉山、凤凰山,巍巍宝塔山的形象瞬间在脑海中便高大起来。
在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下乡插队的地方—梁家河,我深深被习总书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情怀所感动,他当年带领村民打坝淤地、引进沼气,为改善人民生活做出了巨大努力。而后,我们又参观了知青旧居,深刻感受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的艰苦奋斗岁月。
在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丰富的人物模型、沧桑的历史图片、生动具体的文字介绍,再现了革命延安当年的光辉历史。我看到了毛主席等老一代革命领导人所用的手枪、背包、干粮袋,还有为了打破日军及国民党政府对延安经济封锁,我党为了生产自救而所用的棉花纺车、农具等。站立在那些大刀、长矛、土地雷和步枪面前,我仿佛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当年的战火硝烟,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的情景和高昂的革命斗志,顿使我久久肃立,思绪万千。
在杨家岭及枣园,一孔孔简陋的窑洞,一件件朴素的陈设,一幅幅珍贵的图片,无不生动再现了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高尚情操。在杨家岭,我看到了中共七大旧址,一个充满了神圣的地方,墙壁上的照片记录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每一件事都已载入历史。在会址后面的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那就是当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的住所。一座低矮的土墙围起来的小院子,山坡里开凿出来的三间窑洞,屋里一桌、一椅、一床,简陋到无法再简陋,这就是毛主席曾经生活了八年的地方!也就是在那样简陋的环境下,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也就是在那一盏盏昏暗的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的光辉著作。
此行虽然短暂,但对我来说,无疑心灵上得到了一次洗礼,灵魂上得到了一次净化,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升华。今后,我要认真学习延安精神,努力在实践中体现党的宗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