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一个中国人永远都不能忘却、刻骨铭心的日子,81年前,“七七”事变的爆发,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从此日本在中国的领土上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正是那些在战争中涌现出来的中华热血儿女,用他们的血肉之躯、铮铮铁骨一次次抵御列强的入侵,最终赢得来之不易的胜利,换来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们来到海阳市地雷战纪念馆和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在这里,跟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一段段悲情的革命壮举、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都娓娓道来……。
在展览馆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各式各样的地雷,种类有10多种,埋雷方法也有30多种,都是海阳人民共同智慧的结晶;展览中自然少不了海阳民兵的传奇英雄事迹,“爆破大王”于化虎,只身探敌营,一雷杀七敌,共炸死日军171名,令敌人闻风丧胆;“爆炸大王”赵守福研制地雷30余种,培训民兵爆炸手12000余名,带领出80多个爆炸能手和爆炸模范,毙敌183名,亦称“爆炸圣手”。海阳民兵在没有枪炮,只有锄头和铁锹的异常艰苦条件下,勇于发动群众智慧,创造了不可能发生的抗战奇迹。据统计,海阳民兵先后作战2000余次,毙伤俘敌1897多人,沉重的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刘公岛海域-甲午海战中黄海海战的主战场,在这里,曾经所向披靡,被称为亚洲第一海军的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相遇相杀,北洋舰队实力不在日本海军之下,却遭遇全面溃败,不禁引世人深思;展览中《马关春帆楼谈判》的画面令我记忆尤深,画面的右边李鸿章代表中国清政府与日本伊藤博文为首的谈判团进行和谈,面对日方的巨额赔款,李鸿章放下尊严、百般哀求无果,最终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赔偿2.3亿两白银,充分印证了“国弱无外交”。
两天的行程虽然短暂,但红色教育对我的意义却尤为深远,历史的苦难教育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我们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