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是无数共产党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昔时苦难成就今日辉煌。饮水思源,踏上红色之旅,向脚下的泥土,问来时初心,悟明日方向。
百年奋斗路,学史忆初心。7月4-6日,福州华伦中学党总支组织近30位党员赴长沙、韶山等地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我们在行走中上党课,在体验中学党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收获感悟与成长。以下是部分党员老师的学习体会。
第一党支部 祝陈玲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祖国的河山,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印记着红色的史迹。7月,在党总支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毛主席的家乡,随着空间的跨越,我们完成了时间的转换,来到那火热的年代。
我们来到湖南党史陈列馆,一段段珍贵的文字,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承载了历史记忆的文物,立体、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波澜壮阔而又绚丽多彩的光辉历史。一路走、一路看,这部“走着读”的湖南地方党史,让大家深受感染和震撼。透过这次时空大转移的学习,我们了解的不仅仅是地理知识和历史故事,更深入了解中国人的灵魂、气质和精神。
我们来到韶山毛主席纪念馆,那些记载了中国革命历史的照片、文件、遗物,似乎又把我们拉回了那个充满了战争、贫穷、饥饿、疾病、死亡的年代,但是我们更能感受到的是那个年代人民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对自由、独立的强烈渴望,也正是这份渴望让那些革命的先烈去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奉献自我的青春甚至是生命。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决不会忘记,为祖国牺牲的人们,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爱党、爱祖国的信念却始终没有改变。
此次活动,使我们与革命先辈们紧紧连在一起,我们被带到了那个激荡人心灵的年代。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湖南行,使我们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湖南行,使我们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韧不拔的前行。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抚今追昔,我们感激前人,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作为一名生在和平年代,在红旗下成长的人民教师,更应清醒的认识到自我肩负的重任,更应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首位,我们要身正为范,引导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爱心点燃他们的智慧之光,为他们的成长赋能,一起为进步而努力。
第一党支部 黄祥美
7月4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刚过,我参加了党史学习教育,去到湖南长沙、韶山,追寻伟人的足迹,感悟建党精神。
这一趟红色之旅,是追思之旅,更是重塑精神的旅程。在韶山的主席故居,睹物思人,我们感悟伟人少年意气,思想启蒙;在橘子洲头,我们循着伟人的足迹,独立橘子洲头,高诵沁园春·长沙,感受伟人胸襟,风华正茂!湖南省革命历史博物馆,我们看到了一百年前无数仁人志士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中国大地上燃起了燎原的星火,也让我们看到革命先辈们的政治本色和博大胸怀,看到了共产党人薪火相传、逐梦前行的最深沉的精神力量。
什么是这趟红色之旅最令人深深动容的?我想就是以毛泽东、蔡和森、夏明翰、杨开慧等革命先贤抛头颅洒热血、慷慨激昂的建党精神!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首次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我们共产党员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第一党支部 华琪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火热的七月,我踏上了红火的长沙红色之旅。随着车子在路间的穿梭,满大街醒目的红色的标语映入眼帘,让我不禁想到,现在宽阔平坦的道路曾经浸染了革命先烈的鲜血,是无数战士誓死保卫走向光明的道路,是无数人民期待能带给他们幸福的康庄大道。
一下高铁我们就驱车前往湖南党史陈列馆,走在长廊里,看着墙上共产党的兴起和发展历程,感受在我们国家生病的时期,无数先辈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带领人民最终走向胜利,墙上的代表人物和象征的历史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知道还有许多先辈没有留下姓名,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胜利真是用血肉堆砌而成的,我辈应该秉承先辈的革命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接着我们去参观橘子洲头,橘子洲是青年毛泽东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热土,当年胸怀天下的毛主席写下了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长沙》,赋予了橘子洲不一样的意义,铸就了永恒的灵魂。在橘子洲头朗诵这首词,体会到了伟人故乡浓浓的文化气息,领略到了毛主席博大胸怀和革命的豪情壮志。想想我们很多的先辈为祖国抗战,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甚至献身的时候都还只是青年甚至是少年,他们虽然年轻,但是却有着不朽的灵魂,鼓舞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一代伟人的故乡——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是毛主席1959年夏天回到阔别了32年的家乡韶山时留下的诗词,字里行间流露出主席对革命先烈的深深怀念。走进故居,里面的摆设依旧,主席少年生活痕迹历历在目。置身于毛泽东同志的故居里,留心观看着每一件留有毛泽东同志生活、学习、劳作的文物,体会到一代伟人成长的足迹。对毛泽东故居的参观和学习让我们对毛泽东的一生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当我们来到毛泽东铜像广场时,周围堆满了鲜花,人们自发地来到铜像前为主席行礼致敬,我们也不例外,向主席敬献花蓝,虔诚鞠躬,面对党旗宣读入党誓词。尽管遥远的几年前我已经宣誓,但是那天在主席铜像前重新宣读誓词的时候,心里别有另一番感受。
这次的党日活动让我对新时代里党的使命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我们作为教师要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尽心竭力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引领广大学生成长成才,在教学实践中勇扛责任、践行使命,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第一党支部 郑静
7月4-6日,我参与了我校党总支开展的党日活动,到湖南长沙,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
活动中,在校党总支书记带领下,我们一路高唱红歌,一同毅行,我们追寻伟人的足迹,在橘子洲头朗诵主席的《沁园春·长沙》,感受湘江情怀;在韶山,我们追思,缅怀,重温入党誓词。在韶山的主席故居,睹物思人,感悟伟人少年意气,思想启蒙;走进湖南省革命历史博物馆,看着一张张抗日老兵的黑白照,我无比激扬和敬佩,正是他们的英勇奋斗和无谓牺牲才造就了我们的今天的生活。
在湖南这片“红”土地上,大批的革命烈士在这里用生命、用青春和信仰谱写了一首首壮丽凯歌,毛泽东、蔡和森、贺龙、刘少奇......每一个英雄的名字都印在我的心里。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大的爱国热情和奋斗激情投身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争做新时代的新青年。
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始终保持先进性,作为校团务工作者,在今后的团务工作中,我要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培养广大团员青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立足岗位职责、坚守初心使命,坚持党建带团建,弘扬共产党人先进性,坚定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作为新时代的团员干部我们理应跟随党的脚步,明德励志勤践行,创先争优争先锋。以民族的骨气,迎接惊涛骇浪。以青春的志气,赢光辉灿烂的未来!
第一党支部 张燕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夏树苍翠,荷韵悠扬,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加强党性教育的初衷,福州华伦中学党总支组织党员赴湖南长沙,我非常荣幸与大家一起进行了一次为其三天的学习之旅,追溯伟人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第一天,我们怀着澎湃的心情来到橘子洲,漫步湘江,望着绿绿清清的湘江水,心情无比畅快。老师们手持小党旗,情不自禁地挥舞党旗、高唱红歌,为伟大的中华民族感到骄傲,为自由民主的幸福生活感到自豪!
青年时代的毛主席曾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那时候他最爱的便是在橘子洲与同学一起博浪击水、畅谈国事,也正是在橘子洲写下了为人传诵的沁园春·长沙。如今的橘子洲上,一座巨大的青年时代毛主席头像雕塑在广场中央,朗朗晴空下,毛主席雕像的神情炯炯有光,不禁让我们回忆起课堂上曾激情诵读过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主席意气风发的豪情壮志,气吞山河的革命气概无时无刻不激励着我们。
夜幕渐渐降临,江面灯光闪烁,毛泽东雕像在夜色中愈发显得金光灿烂,橘子洲头在夜色中越加显得静谧安宁······走出橘子洲的时候,我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作别和思索,自然的长河形成了橘子洲的旖旎外壳,历史的风雨又赋予了橘子洲的独特内涵:橘子洲,它是一幅画,桃李争春,渚清沙白,橙黄桔绿,素裹银装。
第二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韶山,这里是中国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也是他学习、成长及革命的地方。我们率先来到了毛泽东铜像广场,明媚的阳光照耀在人头攒动的广场,毛主席的铜像矗立在广场中央,显得尤为高大。我们踏着台阶走上庄重的红毯,向毛主席铜像献花,随后瞻仰了毛主席的伟岸身姿,重温了入党誓词,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让我不禁想起从过去在胸口飘扬的红领巾,直至今天佩戴在胸前的一枚熠熠生辉的红色徽章,一种别样的情绪涌上心头。
第三天,我们怀着崇敬之心拜谒岳麓书院,走近书院,使我们不由自主地从这厚重的文化底蕴中感到升华。纵观中国文化史,像岳麓书院这样的书院真是“独此一家”,它集天道、地脉、人缘、文气于一体,树人无数,兴盛千年,这是中国文化的幸事。恰是因为这座书院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力量,湖南的“兴邦人杰”才会如此密集,这般茂盛……唯楚有材,斯文为盛,岳麓书院千年办学,其最大成就,就是培养出大量具有道德人格的人才。纵观岳麓书院千年历史,曾涌现出无数忠贞不屈、浩然正气的爱国志士、豪杰君子,他们保持灵魂高洁,崇尚真才实学;他们努力追求知识与真理,勇于实事求是;他们依照自己的道德理性作出价值选择,绝不使自己成为声名利禄的奴隶。
岳麓书院为代表的湖湘文化在后世影响深远,孕育了近代现代史上一大批人才,有启蒙思想家魏源、军事家左宗棠、学者政治家曾国藩、教育家杨昌济等等仁人雅士,更有一大批如黄兴、陈天华爱国志士,尤其是以提出“中国共产党”名称的第一人的蔡和森为代表的革命先驱。以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历经千辛万苦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克服重重磨难,终于让一个古老的国家重获新生。我们缅怀伟人和先烈们过去的同时,更应该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体会身为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忆古思今,在缅怀一代伟人的同时,我们要从中汲取精神食粮,把优良的革命传统带到自己本职工作中去,不断发扬光大。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我们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为此我们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奉献,保持清正廉洁,永不懈怠,勇往直前,真正做到一身正气干事业,以良好形象增强自身的号召力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