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有幸参加了甘肃一建第十工程公司党支部赴甘南腊子口的红色实践教育,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及“缅怀革命先辈、弘扬长征精神”的主题号召下,重走了长征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腊子口战役旧址,只见腊子口周围群山耸列,峡口如刀劈斧削,腊子口河从峡口奔涌而出,两崖林密道隘,一座碉堡依山而建,满是青苔的表面映出岁月的斑驳,满是弹孔的两侧山壁仿佛带我们回到了那个枪林弹雨的年代。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愧“天险”之名。听讲解员说,这还是修路工人用炸药开山才开辟的通道,很难想象当时大部队在面对比现在还狭窄许多的腊子口时面对的时怎样的艰难。
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进入腊子口地区,通过正面强攻与攀登悬崖峭壁迂回包抄的战术,经过浴血奋战,一举攻破了鲁大昌部重兵据险扼守的天险腊子口天险,打开了中央红军北上进入陕甘的通道。这是军事史上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著名战役,也是红军长征进入甘肃境内最关键的一仗。腊子口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企图阻止红军北上抗日的阴谋,腊子口也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举世闻名的革命胜迹。此役也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聂荣臻元帅曾对此评论说:"腊子口一战,北上的通道打开了。如果腊子口打不开,无论军事上、政治上,都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在讲解员的解说中我们认识了可爱又可敬的小英雄“云贵川”,领略了经过长征锻炼的革命战士那不屈不挠的意志与战斗精神,为我们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有了深深的体会。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著名的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中午时分,天空湛蓝,惠风和畅,金色阳光洒满哈达铺镇。红军长征纪念馆广场静谧庄严。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向腊子口战役的领导者一起深深三鞠躬,表达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穿越历史,薪火相传,伟大的长征精神依然在继续“接力”。俄界会议、攻克天险腊子口、智取哈达铺……一张张历史图片讲述着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哈达铺的革命故事。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认真地听着讲解,共同追忆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
很难想象,在当时,人困马乏的长征队伍面对繁荣富庶、民情淳厚的景象是多么兴奋。在饱餐一顿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并未完全沉浸在“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中,而是眉头紧锁地开始分析接下来的路怎么走,红军的未来在哪里。在国民党遗留下的旧报纸中他们获悉,陕甘宁边区还有红军的根据地,还有大批大批支持红军拥戴红军的老百姓。中央毅然决定,到陕北去!这一重大战略发展方针不仅是一个关系中国革命发展前途和红军命运的重大决策,而且在长征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是红军在长征路上的又一伟大转折。哈达铺,是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最后落脚陕北的“决策地”,是红军长征的“加油站”,也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转折点, 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腊子口和哈达铺作为决定红军前途命运的重要决策地和夺取长征全面胜利的加油站,是长征精神的见证,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伟大的长征精神仍然绽放着时代光芒,仍然是鼓舞我们奋勇前行的强大力量。我们要弘扬长征精神,时刻保持自身先进性,为企业乃至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