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5月2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课在南京市二十九中学开讲,在“品读中国·南京文学课”启动仪式暨第一课开讲活动现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高峰带来了名为《唐诗宋词与金陵文化》的文学课,围绕李白、李煜、王安石与南京的种种际遇,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为同学们勾勒出了一个大气磅礴又婉约绮丽的南京文学图景。在授课即将结束时,高峰更以三曲韵味悠长的诗词吟诵将气氛推到高潮,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身为一个南京人,我特别自豪,因为南京有这么多文人墨客留下的美丽诗篇,我也会更加努力,去传承这些传统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二十九中学初二(九)班的徐才蕴听完第一课后激动地说。“语文学习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过程,需要漫长的积累,今天的文学课激励我以后更好地去学习语文这门课程。”初二(十五)班的任音希表示。
2019年10月31日,南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文学之都”,成为中国第一个获此称号的城市。如何更好地利用好南京多维度文学资源,做好“双减”文章?二十九中学初中部围绕“文化之校”和“文学之都”,精心策划推出集群型课程——“品读中国·南京文学课”。
校园北边清凉山公园里的驻马坡,孙权、诸葛亮曾在此指点金陵山川;东边的乌龙潭公园,曾是清朝文学家袁枚的私家园林;大门前的龙蟠里路,魏源在此批阅十载,铸就《海国图志》。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校长胡松借助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地点,勾连起校园周边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我要让同学们了解脚下的这片土地,爱自己的学校,爱南京这座城,爱南京的文学。”胡松在活动环节主题采访《南京文学课的诞生》中谈到。
“通过南京文学课,让孩子在心里建成一个关于南京的文学谱系,关于文学的南京地图。”谈及南京文学课的初衷,作为全程参与“文学之都”申报工作,也是此次活动的策划人之一的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张鹏说道。“文学即人学”,张鹏也表示文学对孩子的成长教育至关重要,不同于数理化需要一定的门槛,文学更易引发家长与孩子的共鸣。结合《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张鹏鼓励家长和孩子通过文学这座桥梁,增进相互的沟通了解。“我以后会将课内学到的知识多和父母分享。”初二(十五)班的卞俊森听后深受启迪。
“给中小学生讲文学是很难的,一定要深入浅出,还要有动人的细节,才能让学生感悟到精神实质。”结束了第一课的高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初中生是人生观正在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高峰也表示,文学在孩子三观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李白的浪漫主义、杜甫对国家的忠贞、苏轼的人生观等等,通过老师动情的讲解,相信对学生是一个深刻的人生渲染。”
启动仪式上,二十九中学初中部的学生代表为大家带来了诗歌朗诵《玉泉诵》,现场举行了“品读中国·南京文学课”主讲嘉宾聘任仪式和“世界文学之都”地标网络授牌仪式。据了解,“品读中国·南京文学课”第一季一共带来10期大师课程,包括南京作协副主席薛冰的《山水城林和文学地标》、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光芒的《百年书写与文学世界》、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的《语文启蒙与亲子教育》等课程。本次活动由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主办,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