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地区分站: 更多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名师名家

—————— 名师名家阵容 ——————

专业标准、行业标杆、权威推荐

龙大轩 西南政法大学

龙大轩,男,汉族,1965年3月生,重庆梁平人,法学博士,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履历1981.9-1985.7: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学习,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5.9-1988.7: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8.7-1991.10: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任教,评为法学讲师1991.10-1994.6:宁夏高级人民法院工作,任正科级助理审判员1994.6至今:西南政法大学工作2001.9:评定为法学副研究员2005.9:破格晋升为法学教授2003.9-2006.7:攻读刑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付子堂 西南政法大学

付子堂,男,汉族,1965年生,河南南阳新野人,中共党员,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后,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主管党政办公室(督查办、保密办、安稳办)、发展规划办公室(“双一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高等教育研究所)、依法治校法律事务部、审计处。主管国家安全与保密工作、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继续教育和培训、离退休工作、工会和体育工作。联系行政法学院(监察法学院)。【主要学习经历】1981年9月,考入西南政法学院,先后获该院法学学士学位和法学硕士学

蔡斐 西南政法大学

个人介绍:西南政法大学法治新闻中心主任、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教育部网络教学名师。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抗战新闻编辑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考察》,《传媒》,2020年第1期;《中国共产党抗战大后方新闻舆论工作研究的回顾与前瞻》,《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承担课程:新闻评论学、新媒体实务、新闻法规与职业伦理。

邹东升 西南政法大学

个人介绍: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国家治理与法治政府方向博士生导师、方向带头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科带头人、重庆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市级专家,重庆市第三批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兼任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社会稳定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信访与法治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理事、重庆市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重庆市政治学会副秘书

地区查询

郭小阳

郭小阳

西南石油大学

郭小阳,男,1951年5月出生,祖籍山西汾阳,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1973年就读于西南石油大学开发系钻井工程专业,1977年毕业留校,历任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助教、班主任、团总支书记、教研室主任、党总支书记,曾任西南石油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兼书记,现任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系西南石油大学首届中青年骨干教师、首批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青年骨干教师,是中国石油学会与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SPE)会员

庄稼

庄稼

西南石油大学

庄稼,男,1954年9月生,博士,教授,博导。国务院政府津贴享受专家,全国优秀教师,西南石油大学师德标兵。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36年。先后主讲过《无机化学》、《普通化学》、《材料分析方法》、《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功能材料》、《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材料现代制备技术》、《油气田开发用新材料》等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为我校成功申报和筹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从事的科研工作有低热固相反应制备新型无机材料、纳米材料和吸波材料制备及性能、量子点的合

张烈辉

张烈辉

西南石油大学

张烈辉,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7年5月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负责人;新世纪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前身)、孙越崎青年科技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四川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 《Hydrodynamics》、《特种油气藏》、《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油气藏评价与开发》、《天然气工业》等杂志编委。是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

李允

李允

西南石油大学

李允,男,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45年出生,“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渗流理论及应用技术学术方向带头人,曾任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1967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81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华东),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先后于1988和1997在美国Texas A & M大学、德州大学和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阿尔伯塔大学进行访问和学术交流。现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石油学会理事、四川石油学会副理事长、四川岩矿及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地学部

罗平亚

罗平亚

西南石油大学

罗平亚,男,1940年6月3日出生于四川成都,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63年毕业于四川石油学院钻井专业。历任西南石油大学副系主任、主任、西南石油学院副院长、院长、兼任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石油工程和油田应用化学工程领域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收录SCI文章30多篇;出版专著6部;承担部省级以上项目40多项。研究成果获部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28项,其中国家级5项、部省一等奖9项;获国家、省部级一等教学成果奖8项(

侯明哲

侯明哲

哈尔滨工业大学

侯明哲,原名德安,别名仓粒,四川苍溪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成员,完成或正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某重大专项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哈工大科研创新基金、航天一院与八院预研基金等项目。主要从事非线性控制理论与飞行器制导与控制方法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

唐勇

唐勇

成都师范学院

唐勇,男,汉族,1968年6月出生于四川德阳,199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工学学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野战工程专业。现任成都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1990年7月至2003年9月在部队工作,历任副连职排长、指导员、正连职干事、股长、副营职干事、正营职干事、副团职干事。2003年9月至2012年8月在四川省纪委、省监察厅工作,历任第三纪检监察室副处级纪检监察员、干部管理室副处级纪检监察员、干部管理室派驻机构处处长。2012年8月至2018年7月在四川省

沈毅

沈毅

哈尔滨工业大学

沈毅,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教授会主任、自动化与电气电子学科群负责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973、总装项目10余项,主持其他省部及横向课题30余项。获得教学科研国家级二等、三等奖励3项,省部特等、一等、二等奖励6项;在Automatica、IEEE Transactions AC/AES、AIAA JGCD以及自动化学报、宇航学报等发表科技论文300余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

未也

未也

成都师范学院

未也,男,汉族,1960年12月出生于四川营山,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11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革命史专业。现任成都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1992年2月至2016年9月历任泸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四川省委组织部党员电化教育中心副主任、党员电化教育中心主任,自贡市大安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自贡市政府副秘书长、副市长。2016年9月任成都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

姚郁

姚郁

哈尔滨工业大学

现为国防863某主题专家组专家、总装备部精确制导专家组专家、载人航天领域总体专家组专家、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航空学报》、《系统仿真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红外与激光工程》、《载人航天》等期刊杂志编委。

陈宁

陈宁

成都师范学院

陈宁,男,汉族,1959年12月生于四川蓬溪,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9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教育学博士学位,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成都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1982年1月至2000年3月在成都体育学院工作,历任高教研究室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教务处党总支副书记、体育系副主任、体育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2000年3月至2006年7月任成都体育学院副院长。2006年7月至2015年2月任西华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15年2月任成都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王万民

王万民

成都师范学院

王万民,男,汉族,1962年12月生,四川泸州人,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哲学硕士,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业毕业,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成都师范学院党委书记。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在四川大学哲学系学习,获哲学学士学位。1983年7月至1986年9月在云南水电部十四工程局干部学校任教师。1986年9月至1989年7月在四川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获哲学硕士学位。1989年7月至1999年9月在成都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工作,历任政工系马列教研室副主任、政工系副主

杜善义

杜善义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杜善义 院士飞行器结构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辽宁省大连市人。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院长。

李言荣

李言荣

电子科技大学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教授、博导,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项目技术首席专家,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留学德国和美国。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电 子材料与元器件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承担973、863、自然基金、预研等项目多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二等奖各2项,发表刊 物论文200余篇,主编《材料物理学概论》、《电子材料导论》和《纳米电子材料与器件》。

陈星弼

陈星弼

电子科技大学

195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后在厦门大学、南京工学院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56年开始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工作,1980年美国俄亥俄州大学作访问学者,1981年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作访问学者、研究工程师。1983年任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微电子研究所所长。曾先后被聘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电气工程系客座教授,英国威尔斯大学天鹅海分校高级客座教授。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半导体器件方面有著作六部,作为唯一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四十多篇。 他从1981年起开始半导体功率器件的研究,第一个

李乐民

李乐民

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导师,男,浙江吴兴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电讯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到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任教。1980年8月到1982年8月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做访问学者。现为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导师。1989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7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六、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从事通信技术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近五十年,研究方向为数字信息传输与通信网,发表论文200余篇,在IE

林为干

林为干

电子科技大学

  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获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历任华南工学院系主任;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副院长、成都科协主席、中国电子学会微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79年后曾先后多次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日本九州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大学讲学,并多次被以上大学聘为客座教授。1981年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电机电子系讲授研究生课程EE117及

刘盛纲

刘盛纲

电子科技大学

中科院院士,物理电子学院教授、博士导师。195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电真空专业并留校任助教,1956年至1958年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攻读苏联专家的研究生并任专业翻译,1978年任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4年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1986年至2001年4月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IEEE Fellow,美国MIT电磁科学院院士。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联合国发展计划总署(UNDP)高级科学顾问。刘盛纲是“物理电子学”、“光学”和“光学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