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地区分站: 更多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名师名家

—————— 名师名家阵容 ——————

专业标准、行业标杆、权威推荐

龙大轩 西南政法大学

龙大轩,男,汉族,1965年3月生,重庆梁平人,法学博士,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履历1981.9-1985.7: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学习,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5.9-1988.7: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8.7-1991.10: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任教,评为法学讲师1991.10-1994.6:宁夏高级人民法院工作,任正科级助理审判员1994.6至今:西南政法大学工作2001.9:评定为法学副研究员2005.9:破格晋升为法学教授2003.9-2006.7:攻读刑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付子堂 西南政法大学

付子堂,男,汉族,1965年生,河南南阳新野人,中共党员,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后,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主管党政办公室(督查办、保密办、安稳办)、发展规划办公室(“双一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高等教育研究所)、依法治校法律事务部、审计处。主管国家安全与保密工作、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继续教育和培训、离退休工作、工会和体育工作。联系行政法学院(监察法学院)。【主要学习经历】1981年9月,考入西南政法学院,先后获该院法学学士学位和法学硕士学

蔡斐 西南政法大学

个人介绍:西南政法大学法治新闻中心主任、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教育部网络教学名师。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抗战新闻编辑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考察》,《传媒》,2020年第1期;《中国共产党抗战大后方新闻舆论工作研究的回顾与前瞻》,《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承担课程:新闻评论学、新媒体实务、新闻法规与职业伦理。

邹东升 西南政法大学

个人介绍: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国家治理与法治政府方向博士生导师、方向带头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科带头人、重庆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市级专家,重庆市第三批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兼任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社会稳定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信访与法治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理事、重庆市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重庆市政治学会副秘书

地区查询

赵梓森

赵梓森

西安邮电大学

  赵梓森:广东中山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通信专家。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光纤通信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邮电部科技委委员。早在1973年就建议开展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并提出正确的技术路线,参与起草了我国“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光纤通信攻关计划,为我国光纤通信发展少走弯路起了决定性作用。在70年代末,组织研制生产出我国的首批实用化的光纤光缆和设备。作为技术负责人、总体设计人,先后完成了我国第一条实用化8Mb/s、34Mb/s和140Mb/

侯洵

侯洵

西安邮电大学

侯洵:光学家,1936年12月6日生于陕西咸阳。195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从事瞬态光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参与中国核试验、激光核聚变及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研制了8种变象管高速摄影机,使中国超快现象诊断的时间分辨率提高6个量级,响应范围覆盖红外到软X射线整个波段,为开创中国光电子类高速摄影领域做出了贡献。在中国首创转移阴极与冷、热铟封技术,最先研制成双近贴聚焦象增强器。提出联用激光照明、干涉滤光及象增强器技术,解决快

沈绪榜

沈绪榜

西安邮电大学

  沈绪榜:计算机专家。1933年1月10日生于湖南临澧。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中国航天电子基础技术研究院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嵌入式计算机及芯片设计。早期设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两种箭载数字计算机,提出多重积分误差校正新方法、箭载计算机新体系结构与箭载系统测试新方案,为解决箭载计算机小型化难题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更小型化,1977年研制大规模集成电路16位嵌入式微计算机,推动NMOS技术的发展80年代初研制四种数字信号处理芯片1995年研制定点32位RISC微处理芯片为

   陈进

陈进

江苏大学

  陈进,女,1959年7月出生,江苏省盐城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6月毕业于原镇江农业机械学院电子技术师资班,现为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农业机械工程系主任,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带头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农业仪器应用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评估中心等评审专家。  先后为本科生开设了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等6门课程,为硕士研究生开设智能仪器开发技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等课程,2010年获江苏大学优秀教师称号,江苏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2

丁建宁

丁建宁

江苏大学

  丁建宁,男,江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江苏大学副校长。江苏省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江苏省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主任。先后获得镇江市十大杰出青年(2003年)、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2006年)、常州市产学研合作贡献奖(2012年)、《科学中国人》(2012)年度人物、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2013年)、常州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014年)、江苏省创新争先奖章(2017年)等表彰。

钱鸣高

钱鸣高

西安科技大学

钱鸣高,男,1932年12月生,江苏无锡人,著名矿山压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年东北工学院采矿工程系毕业,1954--1957年就读于北京矿业学院采矿系采煤专业研究生。历任北京矿业学院,四川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学院(大学)矿山压力实验室,研究室主任,他1984年被评为首批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1年获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994年获“能源大奖”,199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采矿系系主任。曾任煤炭工业矿山压力中心

何继善

何继善

西安科技大学

何继善,1934年9月出生于湖南浏阳,汉族,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何继善教授从事科教60年。曾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及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学部主任等职,现为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常委、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湖南省院士联谊会会长、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何继善教授长期致力于地球物理理论、方法与观测仪器系统的研究,创立并发展了以“双频激电法”、“伪随机信号电法” “广域电磁法”和“拟合流场法”为核心的地电场理论和仪器,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何继

何琳

何琳

西安科技大学

何琳,男,1957年11月出生,海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77年至1981年就读于西安矿业学院力学专业。何琳教授即从事舰船噪声与振动控制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开展和组织实施了数十项重要科研项目的研究,取得了多项突出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并获得重要科技奖项。针对大型船用设备的隔振问题,研制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船用气囊隔振器;此后,创新性地研制出“智能气囊隔振装置”,使我国在大型隔振装置上实现重大跨越,获得2011年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何琳教授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注重声学相关的学科建设和

王双明

王双明

西安科技大学

王双明,陕西岐山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煤炭资源与地质勘查。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77年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地质系,1983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煤田地质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田地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煤炭学会理事长,西安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煤炭绿色开采地质研究院院长。致力于鄂尔多斯盆地煤炭地质勘查与矿区地质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创新30多年,在找煤、勘探、采煤保水三个方面取得了创新性地质成

王鼎盛

王鼎盛

华南理工大学

物理学家 1940年10月生于重庆市南川县。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6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计算物理研究。与他人合作,从密度泛函理论出发,用表面能带方法,计算在非磁材料上的超薄铁磁膜的物理性质,研究了磁性和原子层数的关系,说明并不存在磁性“死层”,并预言在超薄铁磁薄膜中原子的磁矩可以显著大于在体材料中的磁矩,后为实验所证实发展了磁晶各向异性的理论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提出的有效配位作用分析方法被

曹镛

曹镛

华南理工大学

高分子化学家 1941年10月14日生于湖南长沙。1965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1987年获日本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内最早从事导电高分子研究的科学家之一。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用有机质子酸掺杂聚苯胺制备可溶性聚合物的基础上,提出“对阴离子诱导加工性”的概念,解决了导电高分子的高导电性与加工性不能兼容的难题,其研究结果已得到实际应用。此外,成功地研制出可弯曲的塑料片基发光二极管使铝阴极LED的电荧光量子效率达到甚至超过钙阴极器件

吴硕贤

吴硕贤

华南理工大学

建筑技术科学专家。华南理工大学教授。1947年5月生于福建泉州。1970年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毕业,1981年、1984年先后获清华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副理事长,建筑声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建筑与环境声学研究。系统提出城市交通噪声预报、仿真及防噪规划的理论与方法阐明声学虚边界原理,推导出混响场车流噪声简洁公式,较好地解决国际上20多年未解决的问题。完成首例将

瞿金平

瞿金平

华南理工大学

瞿金平(1957.6.4- )轻工机械工程专家,生于湖北省黄梅县。1981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化工机械系。1987年获华南理工大学轻工机械硕士学位,1996年在职获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博士学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现任华南理工大学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兼任中国轻工机械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曾任两届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    长期从事高分

王谦

王谦

江苏大学

  中国内燃机学会《内燃机学报》、《内燃机工程》编辑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教育部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 ,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联盟副理事长。

吴晓峰

吴晓峰

江苏大学

  吴晓峰,教授、博士,江苏大学文学院教授;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后。历任长春师范学院《昭明文选》研究所所长、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湖北省重点学科黄冈师范学院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江苏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江苏大学汉语国际推广中心主任、汉语国际教育学科、专业负责人等职。

郭桂杭

郭桂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郭桂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南粤优秀教师;1992年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学院国际贸易系,先后获得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硕士学位(1998)和英国格罗斯特大学优秀MBA学位(2006)。在高校任教24年来,他主要从事商务英语以及会计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全英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会计、国际会计准则协调、会计文化和商务英语教育等。他在商务英语和国际商务本科专业从事全英教学24年整,积累了丰富的全英教学经验。他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2

郑立华

郑立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郑立华,男,1958年11月出生,广东揭阳人,博士,法语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全国法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常务理事,法国刊物《法语在世界》编委。1978年2月考进原广州外国语学院法语语言文学专业。1982年获学士学位,1985年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8年留学法国。1994年获巴黎第五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1995年回国。1999年被省高教厅选定为"千百十工程"中的省级培养对象。2000年晋升为法语教授。2001年获得博士导师资格

肖惠云

肖惠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肖惠云,女,祖籍广东梅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教授,196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曾任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系主任。(1988-93)。从事英语本科与研究生的教学和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等。主要科研成果包括:一)教材类:《交际英语教程》修订版12本、《当代英国概况》两本。(二)论文类20余篇;三)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科研项目一批。主要获奖项目含:、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全国模范教师(2004)、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