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多彩贵州,传承红色基因,体验民族风情;走进转折之城,重温中共党的历史,领悟长征精神。这次“红色之行”是一次增强党性之行,是一次坚定信念之行,是一次自我反思之行,也是一次激励斗志之行。培训期间,我们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瞻仰了凤凰山烈士陵园,体验了苟坝现场教学--“追寻伟人足迹,重走毛泽东革命小道”,参观了四渡赤水纪念馆及息烽集中营旧址等,在思想上、心灵上受到了很大震动,深受教育。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第一点体会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永葆党员本色,推动事业发展。
在息烽集中营现场,我在想,是什么让革命先烈们在狱中极其艰苦、十分残酷的环境下仍然坚守着革命斗志,仍然保持着乐观态度?是共产主义信念!是什么让革命先烈们在敌人百般折磨、万般摧残的魔掌中始终保守党的秘密,始终维护党的利益?还是共产主义信念!
我们每一名民革党员都要有自己的理想,而对于如何实现理想,如何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在遵义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近距离地体会到当时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与残酷现实之间的极大差距。红军进入遵义是在长征前的被动局面下作出的战略选择,无论是遵义的条件,还是革命力量自身,对于实现革命胜利的理想都到了最艰难,最困苦的境地。正是在这一关键时刻,中共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和劳苦大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是立稳脚跟,然后发展壮大,最后解放全中国,把革命理想变成了现实。
第二点体会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拨正航向,乘风破浪。
学习期间,我们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和纪念馆。这是一次反思会,更是一次批评与自我批评会,正是由于遵义会议上我们党进行的深刻反思,开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才有了中国革命的转折,也才迎来了走出困境、走向胜利的曙光。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一个人发现别人的缺点很容易,看清自己的不足却很难;发现别人思想上的问题很容易,看清自己思想上的毛病却很难。因此,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学会自省。每天将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放下电影”、重播回放,回头看看,仔细想想,哪里没做好,为什么没做好,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把别人的错误当作自己的错误,自查自纠,给自己敲响警钟;把别人的经验当成自己的经验,拿来学习,为自己树立榜样。
第三点体会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助于牢记党的宗旨,创造崭新业绩。
踏上红色之行,重温党的历史,缅怀英雄先烈,感悟革命精神,目的是为了激励斗志,鼓舞士气,实现新发展,创造新业绩。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要牢记党的宗旨,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深入一线,弄清楚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把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事抓在手上,一件一件去落实。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不搞浮夸虚报的假政绩,不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弘扬遵义会议、长征精神,要树立以身作则、廉洁自律的清廉形象。要树立清廉形象,就要坚持“两个务必”,严格遵守中共中央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不能把权力当作向组织伸手的资本,更不能把权力当作牟取私利的工具,只能把权力当作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切地感受到共产党员信仰的力量,深切地感受到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我们要把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首要任务,通过学习、思考、分析、比较,明确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心,矢志不渝地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我们要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喜悦、把这次培训的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传承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的事业过程中,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革命传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弘扬优良传统中凝聚政治共识,在加强思想建设中深化政治共识,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巩固政治共识,以“四新”为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始终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坚定信念跟党走,立足本职,履职尽责,助力谱写定边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