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
------习近平
7月26日-30日,在成都市武侯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的组织下,我有幸参加了“弘扬大别山精神·同心共筑中国梦”武侯区党外代表人士及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重温革命历史,感悟先辈的革命精神。通过现场教学、参观瞻仰、重走红军路等方式,回忆红军历史,感悟红军魂,让我对大别山这片红色土地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对大别山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大别山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建立中共地方组织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红军第四方面军诞生的摇篮。大别山区党和军队从诞生之日起,就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全体军民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筑起了打不破、摧不垮的铜墙铁壁。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历程走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走出了共和国2位元帅和300多位将军。河南新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黄麻起义策源地,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是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中心地,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落脚地。当时不足10万人的新县,为革命就献出了5万5千名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村村寨寨铜锣响,山山岭岭红旗扬。家家户户忙打仗,男女老少齐武装”,“村村有烈士,户户有红军,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这是新县革命斗争史的真实写照,也是共产党人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支持革命战争的生动写照。“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是对大别山军民坚定理想信念的最好注解。
走进大别山革命圣地,学习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斗争精神,聆听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感受那一段血与火的悲壮岁月。“坚守信念、对党忠诚,依靠群众、团结奋斗,不畏牺牲、无私奉献,胸怀大局、勇当先锋”,是大别山精神的基本内涵,其中“坚守信念、对党忠诚”是大别山精神的灵魂核心,“依靠群众、团结奋斗”是大别山精神的精髓要义,“不畏牺牲、无私奉献”是大别山精神的崇高品格,“胸怀大局、勇当先锋”是大别山精神的鲜明特质。“看今朝旖旎风光秀”,如今远去了战火硝烟,荒芜了崎岖古道,抚平了战争伤痕,痛苦的岁月渐行渐远,但大别山精神在今天依旧熠熠光辉。
大别山精神,是由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和革命群众,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建立新中国而形成的革命精神。大别山精神所承载的辉煌革命实践虽然已成过往,但是大别山精神却并没有过时,因为它凝聚了我们党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红色基因,依然有着跨越时空的不朽魅力。
“走出来”是为了“带回去”,通过一周的学习我深刻意识到: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就是要崇尚奉献,甘于奉献,以榜样力量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最强音;就是要讲大局、尽责任、勇担当,在新的长征路上开拓进取谋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