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六天的学习培训,我们带上标配的小马扎儿、听课的小耳机,先后到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宝塔山、梁家河村等地点现场参观、聆听讲解、阅读史料。通过学习,对延安精神有了直观深入地认识和体会,感触颇深。
回想万千有志之士甘心跟随共产党,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革命洪流,源于对革命信念和共产主义事业的不懈追求。生活在当今的优越环境中,我们要深感幸福来之不易,更要主动铸牢理想信念,紧跟党的步伐。
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全党的宏伟奋斗目标。我们作为政协委员,就应在贯彻落实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做优本职工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光发热。
在延安的这几天,我落了两次热泪,都是在观看大型红色历史实景教育课——《延安延安》时被触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第一次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场上,最后几名革命战士用身体阻挡子弹,最后一位战士将最后一包炸药丢进了敌军阵营。我的眼泪夺眶而出,生活在当今的我们,受一点点皮外伤就感觉疼痛难忍,他们却有那么大的勇气,用自己的身躯迎向枪林弹雨。第二次,表演中朴实的老百姓勤劳肯干、丰衣足食。男女主角在成婚当天,敌军的轰炸机投下好多炸弹,所有村民都被杀害,这对原本可以过上幸福小日子的恋人也先后离世。我们现在安定、富足、有尊严的生活,都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的。饮水思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景象。
一段红色故事,演绎了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形象地诠释了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观看表演时我感同身受,仿佛回到了那个让人心潮澎湃的年代,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延安被称为革命圣地,革命胜利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在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的带领下,全体军民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保持了顽强的精神毅力。
到梁家河参观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住过的窑洞,我感慨万千。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共换过三次住所,都是几个人挤在一张炕上,条件异常艰苦。看着总书记曾经用过的书桌,想象他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读书学习。我觉得,不论是老一辈革命家,还是新一代党的领导人,艰苦奋斗是他们一脉相承的精神宝藏。我们将窑洞中墙上的老张片与现实生活做对比,感叹着短短几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次学习,收获实在是太多了。我会铭记延安精神,始终跟着党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自觉将延安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延安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