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踏上瑞金的红土地,是以党校学员的身份,心中少了点前两次的好奇和神往,但却多了崇敬和感恩。在瑞金、于都、宁都、兴国,几十年前战火的硝烟虽早已散尽,所到之处无一不是宽广整洁的道路,疏密有致的绿化,霓光闪烁的院墙,但是,历史的印记仍然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思考。
条件艰苦难挡救国之心。简陋艰苦的条件为什么没有挡住中国共产党的救国救难之路?在瑞金叶坪旧址群,瑞金干部学院的老师进行了充满深情的题为《信仰的力量》现场教学,作为红军的最高指挥机构,里面的陈设却惊人的简陋,只有几张木头凳子和2张木头桌子,其他的党和国家机关以及在于都、兴国看见的所有旧址,也都非常简单。就是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最终从瑞金走到了北京,解放了全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历史自觉和救国之心,没有因为条件的艰苦而停滞不前,共产主义的伟大信仰,指引着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奋力拼搏。
巨大牺牲深深震撼人心。在苏区时期,全国著名的将军县兴国县全县总共只有23万人,有8万人参加了红军,除去老人和小孩,青壮年比例占80%以上,几乎达到了全民参军的地步,而这参军的8万人,有5万人都为革命事业牺牲。在瑞金下肖区七堡乡第三村,杨荣显响应党的号召,将8个儿子送往参军,全部壮烈牺牲,英雄壮举令人潸然泪下,苏区的巨大牺牲深深震撼人心。正是有无数共产党人、革命先烈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为了祖国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决心和勇气,才有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才有了新中国的成立、成长直至国富、民强。
一心为民温暖感化民心。为什么广大百姓会追随共产党?为什么那么多青壮年抛家弃子参加红军?因为共产党一心为民,用他们救国救民的胸怀感动和感化了广大劳苦大众。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以瑞金为代表的苏区军民开创性地发展农业、工业、对外贸易和合作社经济,提出保护私人经济、“建立完全的厂长负责制”等举措,苏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当时国民党统治区域百业凋敝、民不聊生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瑞金成为当时白区群众都非常向往的地方。周恩来曾盛赞:“中国外国不如兴国,南京北京不如瑞京。”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心中始终装着百姓,才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继续前行永远不忘初心。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没有信念坚定的革命志士,何来我们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红色革命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让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祖国大地的每一点变化,都是千千万万党员和普通劳动人民努力辛勤工作得来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作为中青班的学员,我们要继续弘扬党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凝聚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继续传承信仰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厚植坚守本心、一心为民的深厚情怀;继续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苦干实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