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凝聚担当精神,石油分局党委组织分局机关和各校代表赴红旗渠干部学院参加了一期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培训以学习红旗渠精神、强化党性修养为主要内容,以集中授课、现场教学、音像教学、分享交流为主要形式。我有幸成为学员之一,全程参加了所有课程,深受启发。
红旗渠是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的历史条件下,克服了缺劳力、缺设备等难题,战天斗地、劈山开岭、凿洞架桥,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大无畏精神,争做新中国的“愚公”。经过近10年奋战,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终于在太行山的悬崖陡壁上,筑起了一条绵延1500多公里的红旗渠,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在三天的学习中,全体学员在红旗渠干部学院聆听了康来云教授的专题讲座《加强政德建设,筑牢廉政防线》,观看了话剧《红旗渠》、纪录片《红旗渠》和专题访谈片《巍峨山碑•杨贵篇》,先后前往红旗渠纪念馆、“红飘带”、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等地进行现场体验教学, 全方位直观化地学习体会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全面系统学习领会了红旗渠精神实质。
当学员们跨进红旗渠纪念馆后,如同身临当年开山凿渠的战斗场景。一声“隆隆”炮响,揭开红旗渠开凿序幕。一幅幅感人图像,一件件简易工具实物,一个个生动故事描述,全方位立体式展现了红旗渠建造的全过程。并通过现场观摩教学讲解"千年旱魔世代抗争"、"红旗引领创造奇迹"、"英雄人民太行丰碑"、"山河巨变实现梦想"、"继往开来精神永恒"等五个部分展览,学员们直观、全面了解了红旗渠修建的艰辛过程,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深刻感悟。“震撼”是学员们感受最深的一个词。站在红旗渠的分水闸上,走在干渠上和青年洞中,看到当年修筑红旗渠的一个个模范、一段段故事、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照片,深深地感染着、震撼着每一名参训学员。在红旗渠纪念馆,好多人都湿了眼眶。不论是年仅27岁就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工程设计吴祖太,还是开山炸石蹦掉三颗门牙的除险队长任羊成,都充分体现出党员身先士卒,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红旗渠是得民心、顺民意、解民愁的正确决策,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的样板工程。林县人民用双手和智慧创造奇迹,以豪情和壮志树立丰碑,红旗渠精神有着巨大的震撼力和穿透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它让我们正视责任,感悟初心。
学员们在教学老师引领和讲解下,集体沿着红旗渠"红飘带、水长城"悬崖峭壁地段实地行走。特别在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青年洞,学员们品读了在红旗渠修建时期杨贵书记所写的《赠言十水》,再次震撼心灵,增强党性认识。青年洞,是红旗渠的代表性工程,目前己成为以太行山为依托的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是红旗渠艰苦奋斗精神的实景体验场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不仅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而且生养了敢为天下的林州太行人,他们正在新时代以自己的理想、奋斗、坚韧、奉献来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
红旗渠精神,虽然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但我认为在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仍值得发扬光大,历久弥新!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要坚持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要把红旗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强化服务意识、踏实做事、勇于担当,以实际行动自觉践行合格党员的标准。
“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当前时期,正处于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学习红旗渠精神的落脚点是实干、是奋斗。要发扬实干的优良作风,坚持问题导向,敢想敢干,实事求是。既要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又要保持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品质,把红旗渠精神转化成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转化成战胜风险挑战的坚强意志,转化成更大的责任担当和更高的目标要求,不断把事业推向前进。
本次学习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今后以及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红旗渠精神必将是工作的力量源泉。我们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扬红旗渠精神,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身体力行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同时,也要把红旗渠精神传递给学校的全体教职工,做好党性教育,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