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以“中国革命的摇篮”著称于世,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随安泰非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来到井冈山进行为期三天的学习培训,在这处处传承红色基因的基地,使我党性进一步得到提升,思想进一步得到洗礼,灵魂进一步得到净化。
一、回顾革命历史伟大转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遭到野蛮屠杀,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被敌人瓦解和消灭的严重危险。在南昌起义后,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提出了整顿队伍,纠正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起义开始是以攻打中心城市长沙为目标的,但遭到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的抵抗,损失严重。毛泽东果断下令停止进攻,把起义军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以保存革命力量,再图发展。在转移中,处境十分困难,许多人情绪低落,不少人离队,9月29日,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时,在毛泽东领导下进行改编,史称“三湾改编”。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确定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让军队在党的领导之下。10月27日,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决定在这里建立革命根据地,毛泽东领导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党组织,逐步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自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支队伍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28年12月,彭德怀率领红五军到达井冈山同红四军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为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进程,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从城市到农村的战略转移,成为中国革命走上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后夺取全国胜利道路的光辉起点。
二、缅怀革命先烈——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小井红军墓沉痛哀思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吊唁大厅四周的大理石墙面上,镌刻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当年牺牲的上万名烈士名录,厅内正中安放着一块汉白玉无字碑,代表着数以万计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在两年零四个月的革命斗争中,井冈山根据地有4.8万多名干部群众为革命献身,五百里井冈山,侵染着革命烈士的鲜血,回荡着英雄们的呐喊。
在距离茨坪六公里远的小井红军医院旧址,黑色的两层木楼似乎诉说着它经历过的腥风血雨,我在它的古朴沧桑中仿佛看到了红军官兵的坚强与悲壮,1929年1月的一个深夜,敌军偷袭了小井村,住在红军医院的130多名重伤员落入敌手。敌人对红军伤员严刑拷打,逼问主力红军的去向,背对敌人的枪口、红军伤员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穷凶极恶的敌人将伤员们集中到附近一处稻田用机枪扫射,130多名红军伤员全部牺牲。敌人撤离后,隐蔽在深山密林里的当地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将英雄们的遗体掩埋在附近的稻田中。
三、聆听两位女英雄为革命壮烈牺牲的故事——巾帼不让须眉,舍生忘死为革命
在井冈山聆听了两位女英雄为革命捐躯、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其中一位伍若兰,1903年生,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与朱德结婚,两个人结合后,共同投入到了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中。1929年2月2日,红四军军部突然遭到敌人突袭,伍若兰为了保护朱德和毛泽东等军部首长的安全,她手持双枪,猛烈地向敌人射击,勇敢地将敌人的火力全部引向自己。朱德终于成功突围,而伍若兰由于怀有身孕,行动不便,在撤退时不幸腿部中弹,负伤被俘。敌人想从她口中得到红军的机密,对她进行惨绝人寰的摧残逼供,但她始终没有透露半个字。敌人严刑拷问她:“朱德和毛泽东在哪里”,她毅然决然回答道:“在红军的队伍中,在人民的心里”。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伍若兰不为所动,她斩钉截铁地说:“共产党人从来不怕死,为人民解放而死最光荣,要我和朱德脱离关系,休想!若要我低头,除非日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最后敌人施尽一切手段,一无所获,1929年2月12日,伍若兰在赣州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6岁,后来凶残的敌人还割下伍若兰的首级,悬挂在赣州城门示众三天。伍若兰虽然牺牲了,但她高尚无私的品质和英勇无畏的形象永远印在了人民的心中,红军和井冈山的人民称赞她是“井冈山上永不凋谢的兰花”。
井冈山斗争时期,为了将红军困死在山上,敌人在各个要道拦路设卡,企图阻断井冈山与外界的物资交换,尤其是食盐和药品。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写道:“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无时不在十分缺乏和十分昂贵之中”。为了解决红军缺乏食盐的问题,当地群众千方百计把食盐送上山去,有把盐藏在竹筒内、篮子底下、双层水桶底内等,但常被识破,敌人越查越严,不少群众为红军秘密“带盐”而惨遭杀害,当时担任井冈山茅坪乡妇女委员会委员的聂槐妆想到一个给红军送盐的好办法:把盐化成盐水,然后把一件吸水性非常好新棉夹衣放进盐水中,待衣服充分湿透后再把它烘干,聂槐妆穿着晾干后的夹衣,罩上一件新外套,通过敌人的检查,成功把盐送到红军手中,但一个月内聂槐妆因多次上山引起了敌人的怀疑,敌人对她严刑拷打,逼问红军的藏身处,她却毫不动摇,守口如瓶,最后被敌人枪杀,牺牲时年仅21岁。后来电影《闪闪红星》中,潘东子将棉衣浸泡在盐水中,巧妙躲过搜查,这一情节正是从聂槐妆事迹中取材创作。这位为红军“带盐”的女英雄,是在为真理“代言”,为人民幸福生活“代言”,如春草不屈,铺下通向新中国的块块基石。
为期三天的学习培训使我感悟颇深,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这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伟大实践;这里见证了党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脉相连优良作风的养成;这里见证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的孕育与形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通过回顾历史、缅怀革命先烈、聆听英雄故事、感悟汲取井冈山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坚持以及发扬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依靠群众的精神,时时刻刻保持党员先进性,不辜负党组织对我信任,对待工作要进一步的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尤其在面对困难、瓶颈、挫折时发挥好党员先锋作用,秉持着井冈山精神勇往直前,克服困难,战胜逆境。
下一篇:天翼之星 遵义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