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郁: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第四党支部第一党小组组长,于200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党龄14年。
恰逢建党100周年,有幸参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第五期党员党性教育轮训班。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进一步深入党史教育学习,为我的思想注入了难忘的红色记忆。
充满仪式感的开班议室正式拉开了为期五天的党员党性轮训,江西干部学院的谢院长用简单的致辞,让我们对井冈山革命圣地和井冈山精神有了新的认识。紧接着的红色团建,不仅让学员们彼此快速破冰,更快速凝聚起大家的智慧,通过大家的共谋共策完成了本次轮训班的首秀—四个小组分别按照工农红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一团依次亮相。随后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用现场教学的方式,生动感人的为我们上了一堂刻骨铭心的党课。短短半天的培训安排,教学形式丰富,让我更加期待后续四天的红色培训。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行政学院的吴方宁老师深入浅出的对井冈山斗争历史进行了回顾;详细解读井冈山精神: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结合在井冈山博物馆以及茨坪革命旧址的现场教学。让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在历史和现实的碰撞中深刻体会到: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关联。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好。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去奋斗的历史任务光荣而艰巨,是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懈地为之共同努力,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毫不动摇加强和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黄洋界哨口工事、黄洋界炮台的现场教学,老师生动的描述了1928年8月30日,红军在广大群众的支援下,依托黄洋界哨口共识,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四个团的进犯之敌,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伟大胜利。毛泽东同志听闻后写下著名词《西江月 井冈山》其中“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广为流传。深刻领会到:只要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充分激发广大人民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我们就一定能够使最广大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不断创造中华民族新的历史辉煌。通过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红军后代娓娓道来自己父辈或老一辈革命家鲜为人知的革命往事,把原本遥远的革命英雄一下拉近了。听闻这些故事希望更多的党员同志能够铭记这些历史,宣传革命传统,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就如毛主席所说:“井冈山革命精神不能丢了,不能从我们第三代第四代身上丢了。”
本次党性教育活动不仅有精彩生动的“理论”学习,更有“寓教娱乐”的的红色拓展。为了近距离地感受红军当年的艰苦岁月,我们进行了红色拓展,制作红军餐。作为炊事班的一员,作为“后方保障”一人负责五口大锅的生火任务,保障其他同志们在“前线”的“颠锅挥勺”。见证了炊事班的同志们充分发扬了艰苦奋斗攻难关的井冈山精神。大家群策群力,超出既定目标完成了任务,午餐因辛劳而格外美味,得到全团同志们的肯定。在最朴实的动手体验中,收获良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通过访谈教学的方式,近距离了解曾志奶奶、甘祖昌将军的事迹,代表了那一代共产党人“胸怀天下、家藏心底”的崇高精神和可贵品质。面对国事家事,他们对待子女看似“不近人情”的法,恰恰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家国情怀的真实写照。“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会安”,他们为子孙后代留下的是远比金钱财付更为重要的红色基因。
五天的党员党性轮训在大家不舍的情绪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结业式上各小组献上了精心编排的红色汇报演出。在一次次的沟通与排练中,同志们都充分融入到节目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充分配合,也为日后工作中的配合协作奠定了基础。
用心感悟,用心思索,生生不息的红色革命精神与激情洋溢的赛迪精神在井冈山交汇融合。感谢江西干部学院精心编排的红色培训课程,为我的思想注入难忘的红色记忆;感谢院党组给我这次洗涤心灵的党性培训机会,让我往后的生活和工作牢记初心,不忘使命。我将继续践行“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把在这里学到和感受到的一切,去告诉和感染身边的人,让这星星之火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与赛迪优秀的小伙伴们一起,做好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建设工作,为推动赛迪建成国家一流高端智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