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地区分站: 重庆 贵州 陕西 江西
继续教育培训联系电话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当前位置: 继续教育培训网 > 首页 > 问答百科 > 问答库 > 红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许小葵 浏览量:1553 时间:2019-08-21 08:53:35

红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全部答案( 1 )

邬凌芝

邬凌芝 时间:2019-08-21 08:53:35

最佳答案

一 战争战略需要。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重兵猬集陕北和山东,形成“双矛攻势”,形势十分严峻,需要刘邓大军尽快转入外线作战,配合西北、华北解放军反击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同时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如果从地图上来看,蒋介石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就像一个两头粗中间细的哑铃,而刘邓大军所在的晋冀鲁豫战场是连系东西两战场的中间地带,正像这个哑铃的“把”。这也是国民党军兵力较为空虚的一段,也是它的软肋。中共中央交给刘邓大军的任务,就是砍断这个“把”,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
二 锻炼军队战斗性需要。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全部渡过淮河,进入了大别山。后人在讲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大多数人都认为“物产较华北富足”。这并不是很准确,大别山南部靠近长江沿岸的地方可能比华北有些地方富足,但解放军主要活动在中部山区,这里不但称不上“富足”,而且是极为困苦。
如果不承认这一点,我们就无法想象大别山人民为支援人民解放战争所付出的重大牺牲,这对大别山人民是不公正的。如果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那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胜利则是人民勒紧裤腰带争取来的。他们用极为有限的资源支持了南下的十几万大军,这是刘邓大军创建大别山根据地取得胜利的关键。
三 调整军队纪律,肃清部队不良思想需要。严酷的现实让一些指战员产生了想法,觉得大别山根本就不像个老根据地,老乡不帮忙不说,还经常给部队出难题。强烈的思乡想家情绪和对现实的失望情绪出现了,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很多指战员的普遍感受。这对部队的影响很大,个别部队出现了战斗意志衰退,一些能打的仗不打了、不该放跑的敌人却放跑了等等。这些还是次要的,最严重的是,一些部队连人民军队的宗旨也置之脑后,出现了打老乡、抓向导、拉水牛、拖猪捉鸡、抢东西等现象,甚至还出现了调戏妇女的现象。

  有用   0

热门标签

热门问答 更多>>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继续教育培训网是重庆卓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一个全国性党政继续教育培训、党性教育培训资讯门户网站,汇集全国主流知名高校、党性教育培训机构资源,为全国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党政干部、党性教育培训咨询、院校推荐、全国各地知名教师聘请及培训等相关服务。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广告合作:15502378999       售后技术支持QQ:631246536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劳动路38号附27号二楼

热线电话 /HOTLINE

400-0815-589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卓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禁止复制 违者必究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2578号

渝ICP备18010001号-5

网站地图

XML地图

干训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