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2月18日,《尖端科学》(Advanced 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与发育研究院副主任医师丁国莲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龚颖芸博士、美国贝勒医学院孙正教授课题组合作研究成果《父系无机砷暴露的代间和跨代遗传效应》(“Inter- and transgenerational effects of paternal exposure to inorganic arsenic”),报道了小鼠父源性无机砷暴露对子一代(F1)直至子三代(F3)生长代谢的跨代遗传效应。环境中的
查看详情2月22日,《表型组学》(Phenomics)期刊首期以封面论文形式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王久存教授和金力院士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自主研发了应用复合表型策略的分析方法,通过对人体复合生理表型指标的分析,可有效预测我国平原人群在高原习服慢性期的血氧饱和度变化,进而发现个体的高原习服能力与习服慢性期血氧饱和度呈显著相关。此外,研究团队指出,该复合表型分析方法可以作为一种通用的研究手段与策略对生命健康领域的复杂问题开展研究。高原习服表型研究具有重要科研意义与应用前景高原习服,是指
查看详情2月24日下午,复旦中学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共建的 “长宁区复旦中学哲学教育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复旦中学淞虹路校区举行。长宁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岚,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周亚明为基地揭牌并讲话。2020年5月,长宁区与复旦大学签订共同建设复旦中学战略合作协议。半年来,双方在推动合作实质性进展、促进复旦中学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成果。双方推进队伍共建,选任复旦附中优秀教师李秋明担任复旦中学校长,通过复旦大学工作平台招聘补充教师,组织复旦附中与复旦中学共同教研活动等。经双方共同策划,复旦中学哲学教育基地合作
查看详情新学期在即,你开始重返校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复旦学生社团也在迎候你!你理想中的大学社团是什么样的呢?是光草上的琴歌相和,还是艺术沙龙里的思想交锋?是在专场舞会里神采飞扬,还是在聚光灯下听掌声雷动?在复旦,你理想中大学社团的样子我们全都有!2020年,共有10个社团因突出表现,获校团委授予“五星级社团”称号。在这一期的舞台艺术社团特辑当中,我们将带大家走近尤克里里社、钢琴协会、国标舞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的台前幕后。尤克里里社——披音乐星光,传弦歌魅力在尤克里里社定格一个瞬间,会是怎样的画面?2019年9
查看详情日前,2020年复旦大学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标兵和优秀学生集体标兵出炉!他们之中,有人奋战在科研一线,有人行走在社会实践的路上,有人投身医学事业为人群服务……这个社会究竟需要什么?学霸们亮出了自己的梦想。陈新元:我越来越会想,这个社会需要什么?大一分流阶段,陈新元以全自然科学试验班排名第一的绩点进入了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此后,他没有拘泥于本专业,而是主动选修数学、计算机、大数据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自学了临床医学的相关课程,在他看来,这些尝试都让他对未来种种可能的去路有了更具象的理解,也帮助他
查看详情以学生为中心、聚焦内涵发展,复旦一贯高度重视本科教育,将本科教育放在核心地位,致力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打造新时代优质本科课程。今天,让我们走进马凌、石磊、周磊、陈世耀老师的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走出去”的“入门课”,践行“好学力行”对于大部分新闻学院的同学来说,《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是他们进入新闻传播学的第一课。课程表中,这门课的名字显得平实而严肃,甚至令人望而却步。如何上好这堂新院的“入门课”,成了教学团队关心的问题。新闻学院历来有“两典一笔”的传统,其中一“典”,就是指马克思主
查看详情2月18日,本市各单位、企业迎来节后开工第一天。3月1日复旦春季开学。对复旦师生来说,还有难得的几天寒假时光。今年,因为疫情影响,春节期间很多师生都在校过年。他们在上海、在复旦过了一个怎样的春节?在后面的寒假时光,复旦还将推出哪些精彩活动?让我们一起来揭晓。玩电竞、忙实习、上B站,留沪过年挺好“各年级的同学一起组成凝聚力强的队伍。在比赛中,我们提高了竞技水平,也培养了团队精神。这个寒假很精彩。”17日,刚刚结束“竞我·旦生”电子竞技联赛英雄联盟项目比赛,新闻学院2019级的郑卓人说。郑卓人是这一电竞项目的
查看详情日前,2020年复旦大学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标兵和优秀学生集体标兵出炉!他在本科期间完成的关于图像对抗攻击的研究被国际机器学习顶会 ICML‘18 录用,现在所做的人工智能安全研究,将为金融、医疗等重要领域提供安全保障。她是病原生物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新冠疫情爆发时,她第一时间加入新冠科研攻关团队,其团队研究成果刊登于Cell Research 杂志。他大二开始跟随导师进行肿瘤微环境与治疗抵抗相关研究,目前研究方向是尚未攻克的三阴性乳腺癌,他希望能为更多人解除病痛。他们是复旦标兵,让我们来听他们的
查看详情在众多医事类新媒体账号中,有一个名为“医学科普与文艺创作”的微信公众号,每周更新,内容的一大重头是医学科普文章。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这一公众号的创办者、推文的作者与编辑是位82岁的医生——杨秉辉。他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终身荣誉教授,曾任中山医院院长,也是我国著名的内科学教授。2020年11月,他荣获上海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和“最美申城老干部”称号。在医学科普这条路上,他已经行进了半个世纪。日前,杨秉辉教授接受了我们的采访,畅谈他与医学科普的那些事儿。在医学科普这条路上,杨秉辉已经行进了半个世纪“八道金牌
查看详情“每次看到孩子因为身体不舒服而大哭,我们都心如刀绞,日夜期盼着孩子能尽快好起来。”未满一岁的杰苏尔·阿地力来自新疆库车,出生没多久,他即被诊断为肝硬化、肝功能异常、先天性胆道闭锁,焦急的父母四处辗转求医,最终在上海为孩子赢得新生。10日的小年夜,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王正昕教授带领的肝移植团队,为孩子顺利实行肝移植,孩子父亲捐赠231克肝脏,为孩子赢得新生,术后,小阿地力一切指标恢复顺利、情况乐观。辗转求医,上海成为孩子最后的希望“大家好,我叫热依汗古丽·阿巴斯,2019年我和丈夫阿地力·沙拉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