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秋雨新凉,复旦校园温馨洋溢,秩序井然。今天(8月27日),校园里迎来一批新复旦人。11531名研究生新生分别在复旦大学邯郸、枫林、江湾和张江四校区报到,他们将在这里挥洒青春,成就梦想。校长金力走访现场,迎新生送关怀校长金力、校党委副书记尹冬梅来到邯郸校区新生接待点,看望前来报到的研究生同学,了解报到注册情况,慰问服务在迎新一线的各院系和部处工作人员。研究生院、研工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在各院系接待点,金力与新生亲切交谈,向工作人员仔细了解迎新安排、新生报到情况,查看迎新物资。报到现场,学校各院系花样迎“
查看详情致敬在医疗护理临床一线坚守奋战的“最美天使”!今天,作为上海市卫生系统护理界的最高荣誉,第六届“左英护理奖”揭晓并举行颁奖礼。“左英护理奖”是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护理工作者最高荣誉,每两年评选一次。其中,3名复旦上医护理工作者荣获“左英护理奖”,4人获提名奖。左英护理奖黄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护理部主任助理,虹桥院区护理部执行副主任,副主任护师担任护士长期间,她带领护士以专科发展为切入点推进护理服务,建立“工作清单”管理模式;创办虹桥院区脑健康俱乐部,获得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全国医院擂台赛华东赛区“构建
查看详情她曾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绩点排名专业第一。她曾多次代表学校出征羽毛球赛场,屡获佳绩。学术研究的刻苦钻研、球场上的霹雳风范、心系祖国与社会的责任担当……经济学院2018级本科生卢泓伶在各个方面挑战着自己,在自律和对自我的高要求中不断成长,探索着自己的无限可能。之于学业,厚积薄发“选择经济学作为自己的专业,是因为它博古通今,既富有历史理论的底蕴,又着眼于现实问题的解答,能够扩大我的知识面,增长见识。”以此为指引,卢泓伶在保持优异成绩的同时,在学术上积极探索不同的可能性;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明确自己的生涯规划与目
查看详情赓续先贤初心,汲取奋进力量。在上医95年的奋斗历程中,无数上医前辈严谨治学,医德高尚,对上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956年,经中央核定,上医有16名一级教授,22名二级教授。这些教授都是各学科的先驱者、奠基人或领军人物。他们在医学教育岗位上以身示范、立德树人,在救死扶伤的事业中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我国现代医学教育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李鸿儒(1905~1997),193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我国骨科界的创始人之一。1956-1984年任华山医院院长,并历任上海市第一医学
查看详情亲爱的新同学,祝贺你跻身百年复旦的星空!相见的日子即将到来,请大家收好这份《新生开学报到须知》。1、报到时间、地点本科生报到报到时间:2022年8月28日(周日)8:00-17:00(可提前1日进校)报到地点: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学生住宿园区研究生报到报到时间:2022年8月27日(周六)8:00-17:00报到地点:邯郸校区:邯郸校区北区学生公寓体育馆(上海市杨浦区武东路 57 号)江湾校区:江湾校区体育馆(上海市杨浦区淞沪路 2005 号,报到当天由国权北路国政路江湾校区6号门进入)枫林校区:枫林校区体育
查看详情2022年8月23日,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邵春林教授团队在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上在线发表题为“SOCS2-enhanced ubiquitination of SLC7A11 promotes ferroptosis and radiosensitizat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揭示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2(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2, SOCS2)是肝癌潜在的辐射
查看详情8月18日,IEEE通信学会智能网络与计算研讨会在上海复旦皇冠假日酒店召开,会议由IEEE通信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主办,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支持。与会专家在面向2030年6G发展前沿的大背景下,共同探讨智能网络与计算的现状、发展趋势,促进智能网络与计算的技术演进。IEEE通信学会主席、加拿大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学民教授在线致辞,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欧阳武、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汤文侃、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教授出席研讨会并致辞。徐雷在致辞中从“智能通讯”“创新发展”“产研融合”三个关键
查看详情近期,由复旦大学石乐明教授团队联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团队研发的中华家系1号(同卵双胞胎家庭)人源B淋巴细胞全基因组DNA序列标准物质、中华家系1号(同卵双胞胎家庭)人源B淋巴细胞系全转录组RNA标准物质等8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获得正式批准并发布。获批的8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标准物质编号标准物质名称GBW09900中华家系1号(同卵双胞胎家庭-父亲)人源B淋巴细胞全基因组DNA序列标准物质GBW09901中华家系1号(同卵双胞胎家庭-母亲)人源B淋巴细胞全基因组DNA序列标准物质GBW09902中华家系1号(同
查看详情新冠疫情是一场全球治理的压力测试,给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青年作为未来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将为世界合力应对疫情、早日实现复苏提供怎样的方案?8月21日,2022年“荣昶杯”青年全球治理创新设计大赛(YICGG2022)于复旦大学闭幕。今年,赛事全程线上开展,来自14个国家的66名选手进入决赛,“云端”聚首。13日,选手们通过世界咖啡屋活动,与评委交流改进创意方案,以“全球新冠疫情治理:行动与展望”为主题,进行多元思考、深度讨论。21日,选手们进行决赛展示,共议全球卫生治理。YIC
查看详情站军姿、军训汇演、连队战友情谊……军训中最难忘的是什么?有怎样的收获?这种收获对后来的专业学习有怎样的帮助?我们采访了6位参加2021年军训的同学。他们有的是军训优秀学生或者学生干部,有的所在集体被评选为先进连队,他们在去年经历了酷暑和体能极限的双重考验,有着别样的军训记忆。最难忘的军训:军训汇演前夜,写了歌送给教官“军训后我们会成长,变成更厉害的大人。最后我发现,遇见你们我真正明白,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是22连、2019级化学系的邓淳予在军训进入尾声、与教官们分别前改编的歌词《二零三》。作为送给教官的临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