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疫情期间你按时收到工资了吗?认领的科研经费入账了吗?部门的收支预算核对好了吗?个税咨询得到及时回复了吗?你知道吗?从柴米油盐一日三餐到每天的核酸抗原检测从防控物资的紧急调配到教学科研工作的持续推进疫情期间学校各方各面的正常运转都离不开财务资源的高效配置18000笔预约报销单16000多封业务邮件校财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处(以下简称“财资处”)不断克服停摆带来的各种不便保障复旦经济血脉汩汩流淌在幕后为教学科研服务与管理一线输送能量除了他们,还有更多队伍在疫情期默默奉献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他们业务邮箱5次扩容 便利师
查看详情日前,全国MSW(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案例大赛结果接晓。疫情期,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2019级硕士生陈蓉蓉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以案例《“苔花影声”精神障碍者需求评估实践项目——以上海市S阳光心园为例》,荣获特等奖。该比赛由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MSW教育中心承办、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协办。复旦获奖实践项目面向精障群体。项目名“苔花影声”,寓意为“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纵然生于角落,也想绽于春风;让特殊人士更好地表达需求,让更多人
查看详情他们,在什么情况下发了那条朋友圈?当时是什么心情?疫情期他们在学校的状态是怎样的?从3月13日复旦校园准封闭管理以来,党委学生工作部和研究生工作部(下文简称:学工部、研工部)不少老师们驻扎学校,以校为家,在园区一线为同学们服务,处理各项防疫工作和学生工作。在他们有感而发的朋友圈背后,是驻校3个月的坚守、信念与希望。“致敬我最亲爱的战友”“正式进驻东区,和本部战友们依依不舍告别。”4月8日晚,学工部顾宁老师发出了一条朋友圈。在此之前,顾宁和3位学工部老师坚守袁成英楼,承担本部和东区的物资运送、核酸抗原等工作
查看详情校园封闭管理以来一日三餐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最近学校进入新一轮准封闭管理的第二阶段转为“气泡”管理后食堂也开放了现场打包购餐服务大众餐、面档、川渝、铁板烧等多个窗口纷纷开放尽最大可能为师生提供更多选择那么,食堂又是如何选货进货?制作如何把关?环境消杀情况如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访学校的明厨亮灶清洗加工、专人巡检,把好食材制作关凌晨2点,早点组的阿姨师傅们佩戴头套、口罩、一次性手套,穿过更衣间,穿戴好“小蓝”,在后厨到岗工作。早餐必不可少的鸡蛋,食堂选择了更干净卫生的保洁蛋。清洗、煮制,检查熟度,保证烧至
查看详情从《中国历史地图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从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建设到“中华文明形成和塑造的时空过程”研究,他们把学术生涯黄金期献给了国家。自创始人谭其骧起,他们形成甘坐冷板凳、敢啃硬骨头,不盲目赶潮流、不人云亦云的优良学风。从谭其骧先生和邹逸麟、张修桂等老一辈学人,到周振鹤、葛剑雄、姚大力等大家,再到校内外汇聚而来的中青年骨干,他们接力奋斗40年,赓续传统、求实创新,致力于创造有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历史地理学,为建设“第一个复旦”做出了卓越贡献。6月11日至12日,复旦大学中
查看详情3月以来,从“气泡式管理”,到“网格化管理”,再到恢复“气泡式管理”,复旦上医全体师生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一同守护校园平安,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抗疫志愿者。他们有责任、有担当、有爱心,“疫”无反顾地为人群服务。在这期间,从楼宇负责人,到楼层长、院系楼层寝室长,再到广大一线志愿者,生活园区各级志愿者默契配合、同心抗疫,确保师生生活无忧,每次微信弹窗里物资发放的消息,每盒在宿舍门口热气腾腾的饭菜,都见证了他们的辛勤付出。今天,就让我们从楼宇负责人的视角,走近复旦上医各生活园区的抗疫工作,看看这群可爱的志愿者们的奉
查看详情如何打破“文科转不了理科”的传统偏见,实现跨专业深造的华丽转身?日前,两位复旦中文系毕业生给出了他们的答案。一位即将赴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一位则以总绩点3.8,排名汉语言专业第二的成绩录取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黄萱菁教授的直博生。张向旭:曾一学期选修四门理工科课程,复旦通识教育,让他接触到不同思维方式“如果从语言学角度去理解一个句子,可以从语法、语用的层面去考虑。但如果你从偏计算方向去理解,就可以把这个句子理解成一个联合的概率分布。”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22届本科毕业生张向
查看详情6月8日上午,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金力,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军一行先后走访科研平台、实验动物科学部、门岗、图书馆、餐厅、超市、学生公寓楼、菜鸟驿站、核酸检测点等,详细了解各院系平台复工复研情况,调研指导进入新一轮准封闭管理后的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医学院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有关院系驻校负责人陪同调研。校园封闭管理期间,医学院不少科研人员坚守校园,着力保障重大科研任务、重大项目进度不停歇。6月1日新一轮准封闭管理以来,大量研究生重新回到实验室开展科研
查看详情今天是“国际档案日”,让我们走近复旦大学各项珍贵馆藏,一睹珍档的风采。宣统元年复旦公学张彝的卒业文凭复旦在吴淞办学共计六年半,一共发了57张卒业文凭。文凭上半部印有慈禧太后上谕,谆谆以端正学风为训,四边各缀有双龙戏珠图案,复旦公学四字分别位于四角。因为有太后的懿旨,所以文凭以黄色为基调,备极富丽堂皇。这张由商务印书馆印行的文凭主人是复旦公学毕业生张彝(字则民,江苏高邮人),他1906年考入复旦公学,是复旦第二届学生,1909年(宣统元年)在复旦高等正科毕业,同时毕业的有16人。文凭记录了张彝十三门功课的成
查看详情6月6日,复旦校园进入新一轮准封闭管理第二阶段。在从严落实防控要求的同时,逐渐调整各项防疫手势,为常态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师生们的活动范围和空间更大了,大家在更大的泡泡里享受更新鲜的空气。但仍然温馨提示各位师生:猫猫可爱,也要保持距离;室内聚餐摘口罩,放松警惕风险大。警示案例1疫情封闭期间,某高校一学生在排队等待核酸检测过程中违反要求逗猫被抓伤。被猫、狗等动物抓伤以后会产生严重后果。在此期间,至少需要注射4次狂犬疫苗,给自己增加经济负担。警示案例2某市通报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某高校在校学生。据调查结果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