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赓续先贤初心,汲取奋进力量。在上医95年的奋斗历程中,无数上医前辈严谨治学,医德高尚,对上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956年,经中央核定,上医有16名一级教授,22名二级教授。这些教授都是各学科的先驱者、奠基人或领军人物。他们在医学教育岗位上以身示范、立德树人,在救死扶伤的事业中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我国现代医学教育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齐登科(1904~1971),男,汉族,河北行唐人,中共党员,解剖学二级教授,中国解剖学会发起人之一。1931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医学系,师从北京协和医学院著名解
查看详情7月8日下午,复旦大学召开2022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总结弘扬近年来特别是抗疫期间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经验,落实中央迎接二十大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部署和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新一轮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激励全校以踔厉奋进的精神风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校党委书记、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任焦扬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常务副书记、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裘新主持会议。焦扬:巩固扩大抗疫斗争精神成果,以高质量精神文明建设为“第一个复旦”凝心聚力焦扬指出,高校思政会以来,学校党
查看详情7月6日下午,复旦大学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暨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子彬院二楼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焦扬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周亚明主持。校党委副书记、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尹冬梅出席会议。焦扬对学校统战工作给予了肯定,指出在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下,2021年学校统战工作在四个方面实现了“更加”:政治思想的共同基础更加牢固,服务中心工作的作用更加彰显,党外干部人才队伍的体系更加完善
查看详情2021年12月19日妇产科医院援建永平县人民医院第一批医疗队正式踏上征程。近日,医疗队圆满完成援助任务,顺利归来。半年的时间里,辛卫娟、龚小会、谷守欣、刘丹阳、路耀军5位“80后骨干”完成了“首次援建”永平县妇产科的任务,实现了“零的突破”,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援建期间,医疗队参与了妇产科抢救共二十余次,并成立腹腔镜培训中心,一改帮扶前以开腹手术为主的情况,妇科手术微创比例大幅提升,基本达到95%以上。此外,医疗队也在不断向当地医务人员“输血”,开展了46次讲座,累计培训医务人员1690余人次。为了帮助
查看详情近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2020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有关情况的通报》,全国共2508家三级公立医院参加2020年度绩效考核。其中,西医类医院1923家(综合医院1342家,专科医院581家),中医类医院585家。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在“国考”中再创佳绩:中山医院列综合类榜首在全国综合类共1227家中位列前1%连续三年A++肿瘤医院列肿瘤专科类榜首连续三年指标等级A华山医院获评A+,位列全国综合性医院第14名。妇产科医院、儿科医院、眼耳鼻喉科医院分别获评专科类最高等级A,其中妇产科医院和眼
查看详情“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是复旦大学的校训,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也是复旦大学对你“研”路拼搏的总结与赞许。此刻,要真诚地对你说一声“恭喜!”。复旦大学2022级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带着百年星空的璀璨和期许,邀请你加入“复旦人”这个光荣的队伍。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份见面礼吧!录取通知书首先是最受期待的录取通知书。“日月光华,旦复旦兮”,通知书的红蓝两色代表日与月、今与昔。翻开录取通知书,仿佛走进复旦大学的校门。你将在这里开启新的旅程,书写属于你的精彩篇章。红色部分底纹绘制光华楼,搭配着现代科技元素;蓝色部分底纹绘
查看详情夏日的光,照亮一个崭新的未来,无数个挥笔奋战、厚积薄发的日夜,将你带来梦想的彼岸今日上海高考,你将选择何处作为你的起点,写就属于你的新篇章?我们选择了复旦,这里,有优秀的同路人并肩而行,开放的学术氛围兼容并蓄,丰富的学习资源开阔视野……巍巍学府,深厚的人文气息;大师云集,浓郁的学术氛围,创造无限美好的未来高考加油!鲜衣怒马,我们在这里,等待你们的到来。
查看详情明天(7月7日),就是2022上海高考,这届上海考生直面挑战,经历不凡。加油少年!拼尽全力,坚持到底,勇往直前,高考必胜!2022,复旦上医,等你来!高考终章,亦是人生序章,请相信日积月累的力量自信登场,全力以赴,愿你不负拼搏,花开盛夏,历尽千帆,前途似海!青春本就是热力四射,用奋斗铺陈的青春更是五彩缤纷。天道酬勤,一切都将是最好的安排。这个盛夏,有你我拼尽全力、无比热烈的青春。这是一段日后想起,都会热泪盈眶的日子,那些目标明确的拼搏岁月,会一直在记忆里,闪闪发光。继续闪耀吧,愿你们得偿所愿,心存热爱,永
查看详情日前,2022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博新计划”)评选结果公布,我校共有26人上榜,获选人数再创新高,居全国第二!“博新计划”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实施的博士后人才计划,瞄准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主要面向理工农医等自然学科遴选青年人才,是目前针对博士后人员资助力度最大的国家级人才计划。“博新计划”的评选结果充分体现了我校近年来博士后制度改革和博士后队伍建设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博士后科研人员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学校长期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博士后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查看详情日前,2022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博新计划”)评选结果公布,我校共有26人上榜,获选人数再创新高,居全国第二!“博新计划”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实施的博士后人才计划,瞄准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主要面向理工农医等自然学科遴选青年人才,是目前针对博士后人员资助力度最大的国家级人才计划。“博新计划”的评选结果充分体现了我校近年来博士后制度改革和博士后队伍建设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博士后科研人员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学校长期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博士后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