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根据上海市统筹防控和发展的部署要求,学校转入了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请全体师生保持良好个人卫生防护习惯,把防控融入日常工作生活,巩固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2022暑假如期而至,请查收!这份校园服务指南~以下信息或许有后续更新,请大家及时关注“复旦大学”、“复旦总务”、“复旦人事”、“复旦大学图书馆”、“复旦保保”等公众号~以便及时获取校园信息❶校门开放调整根据学校工作方案,对各校区(独立区域)的校门开放调整及相关要求如下:▋校门开放及功能设置❷校区校车服务自6月27日起,恢复校车运行,班次分工作日和双休日
查看详情编者按:2022届本科生“毕业生之星”风采展评活动自5月启动以来,一批优秀本科毕业生先进榜样脱颖而出。自强拼搏、服务奉献、科研报国、全面发展、抗击疫情……他们在各自领域中砥砺前行、闪闪发光。近期,10名复旦大学“毕业生之星”名单正式出炉。星光璀璨,未来可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复旦大学“毕业生之星”——来自物理学系的喻知博同学。喻知博夏日的洛杉矶北部沙漠,夜晚气温降了下来,这里远离城市光污染,夜黑得彻底。喻知博带了防潮垫,躺下来,眼前尽是一片繁星。周遭寂静无声,困意来袭,当他迷糊着睁开眼时,两颗流星从天空
查看详情70年前,国家一级教授胡懋廉、郭秉宽等在汾阳路上创办了新中国第一家眼耳鼻喉专科医院——上海医学院眼耳鼻喉科学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前身)。7月1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迎来建院70周年。当天上午,医院举行“高质量发展与创新”论坛暨建院70周年纪念活动。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邬惊雷,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雄里,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国家卫健委听觉医
查看详情普通本科生常和顶尖学者吃饭、聊天?在物理学系,教授与本科生的交集远远不止于课堂。多维导师体系有效联结了教授与学生的课外沟通桥梁,有效实现了对学生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培养,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多维导师制构建三全育人体系院士、973首席科学家……在物理学系,你能想象的大咖学者、知名教授几乎都参与到了“多维导师体系”。何为“多维导师体系”?2008年,物理学系党委面向刚升二年级的本科生班级推行了“寝室导师制”,通过与寝室结对,寝室导师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不同方面进行持续3年的指导
查看详情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7月1日上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召开“党建引领 志愿同行——校园防疫教师志愿者座谈会”。在校园疫情防控期间投身防疫工作的教师志愿者代表线上线下共聚一堂,回顾讲述特殊时期的感人故事,分享总结党组织、党员干部发扬特殊精神、体现特殊担当的先进经验。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上海医学院领导张艳萍、徐军,各机关党务部门负责人,各二级院系党委书记,教师志愿者代表等线上线下参会。3月13日,根据市疫情防控工作统一部署,上医从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转为准封闭管理。为确保校
查看详情2022年6月23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第二届上海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获奖名单。其中我校基础医学院刘琼获部属高校正高组特等奖、新闻学院沈玢和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李昕分别获得部属高校副高组和中级组一等奖,复旦大学获得优秀组织奖。刘琼教授代表上海部属高校正高组参加全国赛。刘琼教授的“组织胚胎学B”刘琼获奖的课程为“组织胚胎学B”,是我校临床医学八年制的专业基础和专业必修课,是医学生进入医学院后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程,也可以说是医学专业基础课的“第一课”。该课程历史悠久,在诸多学科前辈的带领下,课程坚持立德树人、以学
查看详情2022年6月23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第二届上海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获奖名单。其中我校基础医学院刘琼获部属高校正高组特等奖、新闻学院沈玢和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李昕分别获得部属高校副高组和中级组一等奖,复旦大学获得优秀组织奖。刘琼教授代表上海部属高校正高组参加全国赛。刘琼教授的“组织胚胎学B”刘琼获奖的课程为“组织胚胎学B”,是我校临床医学八年制的专业基础和专业必修课,是医学生进入医学院后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程,也可以说是医学专业基础课的“第一课”。该课程历史悠久,在诸多学科前辈的带领下,课程坚持立德树人、以学
查看详情RNA干扰(RNAi)是许多真核生物中一种保守的RNA沉默机制, 小干扰RNA是RNA干扰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果蝇中,siRNA的产生是由Dicer-2(Dcr-2)蛋白在其辅因子Loqs-PD的辅助下,从长的双链RNA(dsRNA)上切割产生21个碱基对的双链siRNA。Dicer-2是最早被发现的ATP依赖型的Dicer家族蛋白,在2000年即发现siRNA加工生成过程是ATP依赖的。近年来,虽然有多篇关于Dicer家族蛋白的生化与结构研究的文章发表,但是对于ATP依赖型的Dicer蛋白识别并切割RN
查看详情连续在校值守99天,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5小时以上……这是校园疫情防控期间,总务处枫林驻点工作人员宋晟的工作时间表。3月13日,校园进入准封闭管理。宋晟第一时间进校,成为“抗疫逆行者”,从那天开始,宋晟在校连续值守99天,在稍事休整后,6月22日上午,他继续返回学校参与各项保障工作。每一次核酸检测的顺利开展、每一批物资的安全发放,每一天校园内“疫”尘不染的环境,都离不开宋晟和总务团队同事们的幕后保障,他们默默无闻但时刻在线,衣、食、住、行全方位关心呵护所有师生,守护校园的平静和温暖。校园里,宋晟始终在忙碌
查看详情今天(6月29日)上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举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传达学习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精神,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金力传达相关会议精神并讲话。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主持会议。医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并交流学习体会。部分机关部处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金力传达了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精神,围绕大会前期筹备的情况和报告起草情况,聚焦大会主题并结合本次参会的感受,对大会报告及会议相关情况和重要精神进行了传达与解读。此次大会科学谋划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