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3月16日下午,复旦大学物理系博士后夏晓亮,带着妻子、复旦现代物理所博士后李慧,以及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杨浦院区)出院,住进“新家”仁德公寓,长舒了一口气。就在3天前,他还在为能否顺利回家发愁。“多亏了学校院系、各部门的帮助,解决了我们一家人的燃眉之急!”夏晓亮说。一次多方协助的复旦人爱心接力3月10日,夏晓亮和李慧在红房子医院迎来家庭新成员,——一个春天出生的“虎宝宝”。他们满心欢喜。他们从三月初便离校住院,看到国内疫情形势日益严峻,有所担忧。夏晓亮照顾产后的妻子,安慰她放松心情
查看详情自3月13日起复旦启动校园准封闭管理常规校车班次停运与此同时一辆抗疫“限定”校车在准封闭管理后的第一个清晨悄然现身于距校门约200米的政通路280号学生宿舍从清晨到傍晚每天三个时间段多次、两辆大巴循环对开这辆被复旦学子们亲切称为“吃饭快乐车”的特殊校车及时保障学生用餐需求做到防疫工作“严丝合缝”“快乐车”是何来历?一起来看背后的故事——单程约200米的摆渡车解决130余人的一日三餐“吃饭快乐车”,本名为“政通路宿舍接驳车”。2022年3月13日,复旦进入准封闭管理状态,被马路分割为若干板块的邯郸校区,亟需
查看详情早春三月的疫情虽然打乱了这座城市的节奏,却打不乱复旦上医学子的学习节奏。3月13日晚上8点,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启动准封闭管理。面对这场抗疫大考,复旦上医多方配合,快马加鞭研究落实教学调整方案,为学生开启“空中课堂”,做好“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3月14日,准封闭期线上教学如期开始。接入课堂的复旦上医学生们发现,经过近年来学校深入推进面向在线时代的教学改革,在全体教师的精心准备下,这一次的网课与2020年时相比又有了许多新变化。新课程展现一流学科建设新要求2020年,我校基础医学专业列入国家强基计划招生
查看详情“收拾物品,拿好被褥,处理好垃圾,重物放到车上。”3月16日晚7点,集中居住在北区和南区体育馆的近600名大后勤保障人员搬家了。告别体育馆,大家将按照保安、物业、食堂等职能统一安排到已修缮一新的宿舍单元楼内居住,通过这种集中管理模式,也便于学校封控管理。新房间内配备了全新的家具、床垫、被褥,每户都有单独的卫生间,让在大后方的后勤保障人员住得安心。3月13日下午,负责北区学生公寓保洁的顾利琴在工作群里收到了校园准封闭管理需要后勤人员进校保障的通知。“我们接到通知的时间很短,好多人衣服洗了一半,菜烧了一半,放
查看详情党旗飘扬在一线,关心关怀不断线。在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面前,各院系、各部门第一时间响应,按照学校要求,落细落实各项措施,全方位加强校园准封闭管理期间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中场线”持续发力,把党的领导贯通到一线,把防控网络布置到一线,把政治优势覆盖到一线,把所需资源配置到一线,把关心关爱汇聚到一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保障。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畅通“三条线”,做到“全覆盖”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保证“三条线”畅通,保障学校准封闭管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学院党委向全院9个教师党支部发起倡议,要求党支部书记
查看详情今天(3月19日),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首批68位PCR检测志愿者,在领队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陆路教授的带领下整装出发。接下来,他们会被派往上海浦东、嘉定、青浦支援PCR检测工作。PCR技术,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目前为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核心技术。随着疫情发展,上海近期大范围开展核酸筛查,对PCR实验室检验人员的需求激增。PCR志愿者招募令一经发出,就受到了复旦师生的积极响应。经学校迅速摸排熟悉PCR设备操作的学生所在院系,几小时之内
查看详情他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感于报国志,投入军营中。3月18日,在杨浦区民兵训练基地结束了为期一周的役前教育训练后,从复旦大学入伍的10名新兵陆续出发。以吾之渺渺,成国之泱泱离开学校那天,10名同学列队立正,一齐向着校门敬礼,他们即将离开复旦,去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他们去雪域高原,去戈壁险滩,去碧海蓝天,成为真正的战士。站军姿、行队列、练体能、磨意志,在役前教育训练中,他们不断突破自我,以优异成绩交上了圆满的答卷,开始由民到兵的转变。10人中,2020级本科生崔佳禾已经是第四次参与征兵选拔。崔佳禾于她而
查看详情3月19日,复旦上医PCR检测志愿者整装出发3月19日,复旦上医68位PCR检测志愿者整装出发,其中,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陆路教授作为领队,也于当天入驻检测点,并将于当晚与学生共同开展工作。一早,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军,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张威、院长雷群英等一起为首批18位志愿者送行。陆路教授作为领队于当天入驻检测点,并将于当晚与学生共同开展工作志愿者在出发前接受核酸检测学校老师为每一位志愿者准备慰问品面对近日突发疫情,自3月以来,上海吹响了大范围
查看详情进入准封闭管理的复旦校园依旧平稳有序复旦师生的日常生活背后是2000余名后勤工作者的用心坚守食堂如何运转?物资怎样调配?能源是否充足?分秒必争、日夜兼程任何一个细节,他们都不放过今天让我们走近这群与时间赛跑的复旦人水电煤气平稳供应 靠他们24小时守护水电煤气作为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在准封闭期间更显重要。在复旦,总务处能源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能源办)主任高翔带领一批“看不见”的守护者,24小时为能源平稳供应忙碌着。3月17日恰是高翔的58岁生日。与往年不同,今年的生日,他在学校和同事们一起度过。尽管想念家人
查看详情亲爱的复旦上医人:见字如晤!温暖和煦的春光,穿过疫情的阴霾,正持续地照进我们的生活。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统一部署,我们已完成2次核酸检测且结果均为阴性,今天正式进入准封闭管理模式。与此同时,附属医院也正在经历部分区域的闭环管理。各位老师和同学正按照上海、学校和医学院的防疫安排,按下“慢行键”,想尽一切办法开展学习和工作,齐心协力构筑守护生命和希望的“防疫气泡”,切实承担起阻断疫情传播、同心守护家园的责任。让我们互道一声“谢谢,辛苦了”!我们又一次看到,同学们在准封闭管理期间努力克服着各种困难,坚守着学习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