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5月16日,柳州团市委和广西校友捐出的螺蛳粉安排上!5月12日,来自云南大学的鲜花饼来了!5月11日,云南永平的10吨沃柑抵达!5月9日,山东省委党校的20吨苹果到了!这段日子,社会各界对复旦大学的支持从未断线,大家的爱心驰援,让复旦人收获了满满的能量。沃柑、鲜花饼、抗疫物资……来自云南的温暖,复旦收到了!5月15日,大理大学捐赠10吨沃柑到校。沃柑共分为4000箱,5斤/箱,果子大小不一,每箱9-13个不等。沃柑是最近刚上市的新鲜水果,本批次沃柑,由大理大学直接从大理当地采购,既考虑了学校师生员工所需,
查看详情5月15日,第十三届全国五好家庭、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以及2022年全国最美家庭名单揭晓。复旦大学物理系谭砚文、张远波教授家庭,复旦校友夏立成家庭获评“全国五好家庭”称号。他们分享了家庭与生活之道。谭砚文、张远波家庭:携手共进科研路“我们是一个很平凡、很普通的家庭。”2010年,在美国因同窗而结缘的谭砚文与张远波夫妇,决定回国投身祖国科研事业。他们选择了复旦,在这里一待就是12年。“我出身台湾台北,上海开放的环境、复旦给予年轻科研工作者的发展空间,吸引了我。”谭砚文话中带笑,跟随她几十年的台湾
查看详情自校园消杀行动开展以来,复旦学子做好自身的卫生消毒,也以寝室为单位,将寝室消杀作为一门“必修课”,有条不紊地展开。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有的凭专业所长、经验积累,有的凭实践探索、不懈努力,逐渐成长为消杀本领强的小能手。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消杀修炼心得”!消杀卫生间,担任志愿者:实践中提升消杀本领自南区24号楼封控管理以来,2019级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李昊宸主动承担起所在楼层卫生间的消杀工作。李昊宸在消杀楼层卫生间“当时不能出楼,就把卫生间的消杀工作培养成了‘爱好’与习惯。”李昊宸说。他每天都会做好防护
查看详情5月11日,复旦大学召开分党委书记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坚决“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和上海高校攻坚行动的部署,统一思想、鼓舞斗志,就打赢校园“动态清零”攻坚战再动员再布置。校党委书记焦扬主持会议并讲话。会上,校党委常务副书记裘新布置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常务副校长许征布置校园公共场所适度开放安排工作,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周亚明布置中层干部包保抗疫一线网格工作安排,校党委副书记尹冬梅布置学生思想政治和毕业就业工作。校领导班子、上海医学院领导班子、各二级单位分党委书记及相关部
查看详情平均绩点3.6+全寝组团练口语,这个2020级管理学院本科生寝室一起拿下建模大赛一等奖;小白板上解方程,组队备战集成电路领域全国大赛,这个2020级微电子学院本科生寝室不仅全寝获奖学金,还会一起学音乐。特殊时期,有了室友的陪伴,奋斗路上不孤单!组团练口语、拿下建模大赛一等奖2020级管理学院本科生池正昊、邱奕珲、黄文晓和邓天宇,是邯郸校区本部10号楼115寝室的室友。疫情期,他们每周都会举行寝室活动“Free Talk Meeting”(自由讨论会)。“My favorite animation is
查看详情疫情以来,在复旦上医,有这样一支抗疫“侦察队”,始终在奔忙,一刻不曾停歇。这是一支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和基础医学等学科专家和研究生等组成的人员流调、环境采样和病原监测工作组,开展流调、环境采样和样本检测,追踪病毒来源及去向,并将其拦截。一旦出现病毒的痕迹,这三个工作组就迅速启动、各司其职,再形成合力,根据侦察结果做出决策,并不断补足短板、扎牢细节。环境采样工作组屈卫东教授与队员在护理学院细而又细、快而又快“侦察”要跑在病毒前面一个月前,4月18日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在例行核酸检测中,出现一例核酸结果异常。
查看详情疫情防控成果来之不易数万师生为之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大家都是休戚与共的防疫共同体一份信任我们交予彼此这也要求每个人都时刻提高防范意识牢记遵守防控规定杜绝破防风险守护校园安全防止病毒趁虚而入警示案例1某高校同学,存在抗原自测瞒报情况。在发现阳性结果后,简单认为年轻身体好,瞒过去自己可以自然转阴。于是在每日例行抗原照片上报过程中,重复上报以往抗原数据。最终导致该高校抗原筛查防线失效,自身感染新冠病毒的同时造成聚集性传播,感染多名周围同学。警示案例2某高校发生病毒聚集性传播,阳性病例可能通过宿舍楼内同层公共区域
查看详情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学校于5月14日试行开放寝室楼宇内部公共自习空间和用于学生自习的教学楼。上午,校党委书记焦扬、校长金力分头走访调研网格内公共自习空间开放情况。常务副校长许征、党委常务副书记周亚明、党委副书记尹冬梅、副校长汪源源等校领导及相关部处负责人随同调研。焦扬:查看第四教学楼、南区公共自习空间一早,焦扬一行来到第四教学楼,查看本部公共自习空间开放情况,听取相关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并慰问包保干部。焦扬现场了解公共自习空间预约人数、预约时段、消杀等情况,表示相关部门要从学生角度,换位思考,开辟更
查看详情约5%的尿路上皮癌患者初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30%的早期患者虽经积极治疗,但仍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晚期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一年左右,现有的一些疗法在延长生存期、减少复发转移出现了“瓶颈”,针对这一难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位教授领衔团队开展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苹果酸法米替尼治疗尿路上皮癌(UC)多中心、开放、单臂Ⅱ期研究,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肿瘤免疫治疗学会官方期刊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据悉,尿路上皮癌根据发生部位,分为肾盂癌、输尿管癌、膀胱癌和尿道癌
查看详情大二那年,历史学系2018级本科生杨云康以复旦第一批驻村扶贫学生队员的身份,前往贵州省铜仁市长依村跟随驻村第一书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入户走访、房屋修缮、铺路修路、村民会议……这段经历不仅让杨云康了解到基层工作的艰辛,也让他收获匪浅。“从村干部和同事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切身感受到他们全心为人民、为当地做些事业的态度和精神。”杨云康说,自己的爷爷、父母都是中共党员。父亲在退伍复员后成为了一名驻村扶贫干部,始终坚守在扶贫一线。在这份精神的感召下,他萌生了回到家乡贵州、投身基层的想法。从去年九月报名,再到资格初审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