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进入封闭管理后,张江校区划为一期、二期和高科苑三大区域,19个网格进行分类管理。由于与本部相隔较远,加上浦东地区封控管理较早,校区间相互支援不便,张江校区周边区域的疫情防控形势比较严峻,各项保障工作难度较大。在校领导和学校工作部门的指导下,张江二期主要由区域负责人带领师生员工按照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各项措施,共同守护校园平安。目前,二期没有出现一例人员核酸异常,所有师生健康平安,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这些都离不开这样一群人,他们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团结一心,在特殊时期担起特殊责任,体现特殊担当。“
查看详情小家大爱今天,致敬每一位母亲她们有的是一线老师有的是医生有的是食堂阿姨有的是后勤员工她们坚守在抗疫一线牵挂着家中的孩子也被家中的母亲牵挂她们是孩子的母亲也是母亲的孩子她们温柔却坚定地撑起校园平稳如常的半边天母亲节向所有在岗坚守、不能和孩子团聚的妈妈们致敬!今天祝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查看详情“实习期间遇到挫折或负面评价,你会怎样应对?”4月10日下午,一身正装的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精英金融专业硕士项目(EMF)2020级毕业生王敏(化名)正有条不紊地回答着电脑另一头传来的招聘官提问。她所参加的是一家金融机构的终轮面试,由于该公司业内排名靠前,竞争异常激烈。几天后,消息传来,疫情之下正在家中的王敏顺利通过面试,拿下录取名额。特殊时期,是什么让她脱颖而出,迎来自己心仪的岗位?顺利通过面试,疫情期间拿下心仪岗位从去年10月开始投简历,参加初面,再到今年2月开始实习,4月通过终面,为拿下这份高难度的心仪
查看详情5月3日,东区18号楼解封了!消息传来,2018级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下文简称:国务学院)本科生包蕴颖和室友们欢呼雀跃,计划着分批外出的散步路线。而在4月23日,因为有同学核酸检测结果异常,整栋楼面临封控管理,她们只能待在寝室里,看着窗外的日升月落。宿舍楼内有国务学院114名本科生女同学,她们封控期间的学习、生活、心理状态,成为学院老师们的牵挂。这时,学院启动针对18号楼的导师关爱行动,两天内集结一支包括24名国务学院教师的志愿者队伍,以一对多的形式开展云端关怀。答疑解惑、传达意见、协调物资、心理疏导
查看详情“强国追梦铸魂育人”,近日,复旦大学第十三届“学术之星”终审答辩会圆满结束。为继承和发扬复旦大学优良的学术传统,充分展示我校研究生良好的学术风貌,发挥先进典型的价值引领作用,传递积极人生追求,激励广大研究生潜心向学、勇攀科学高峰,经过自主申报、院系推荐、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31名“学术之星”称号获得者。其中,在理工科学术之星的终审答辩中,共有11位同学脱颖而出成功获得“学术之星”的称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理工科“学术之星”的风采吧!路晨昊高分子科学系2018级博士生专业及研究方向:材料与化工,纤
查看详情为了心中的那团火你决定选择复旦你可知道未来将如何度过在复旦园的读研时光?我们一点点积蓄内在的能量:在书海遨游中寻求智慧,在思维碰撞中深化思考;也在校园美食间徜徉流连,在运动场上驰骋飞扬……我们一步步拓展对世界的认知: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品味真理的味道;在课题组头脑风暴中迸发思维的火花,在跟随导师科研探索中登上学科的高峰;也在光华楼的大草坪上,与朋友们共话四海五洲。我们将成就更高远的未来:就像种子的萌发与成长,吸收了泥土的营养、阳光的恩泽、雨露的滋润,经历过内在的蜕变,终究长成笔直的树的姿态。学术会议发言
查看详情“静下来”的日子,复旦上医学子在做什么?上网课、搞科研、做科普、运动健身……疫情防控期间,复旦上医全力做好线上教学、后勤保障,不少医学生们也充分利用好“静下来”的时间,修炼“内功”、坚持求索、不辍钻研,防疫学习两不误。现在的“静下来”,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动起来”。官微将陆续推送医学生们在疫情封控期间的经历,让我们共享彼此的故事,体验各自的成长。刘心怡2019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早预习,勤互动,高质量上好网课,让自己保持前进的状态“希望今年能比2020年做得更好。”经历过2020年在家网课的日子,连续两年的
查看详情在此向医务人员致敬是你们救治急难、驻守方舱、检测核酸为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向老师致敬是你们坚守岗位、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确保停课不停学不停教向科研工作者致敬是你们驻守平台、潜心研究、攻坚克难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向大白小蓝致敬是你们不辞辛劳、挺身而出、坚守一线为校园防疫付出了心血向同学致敬是你们热心志愿、勤学奋进、互帮互助发光在当下蓄能为未来向后勤安保人员致敬是你们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贴心服务让封闭的校园生机勃勃向校友、爱心人士致敬是你们慷慨解囊、千里捐赠、守望相助为疫情防控汇聚了力量向每一位复旦上医师生致敬是
查看详情特殊时期的复旦校园食堂成为最繁忙的角落四校区在校师生2.6万余人一日三餐,打包上门靠的是一群人默默坚守夜以继日,“火力全开”一蔬一饭总关情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向坚守一线的食堂后勤员工致以诚挚问候与祝福!谢谢你们!“早餐是最辛苦的”“早上吃什么?”每天早晨天已大亮时,一辆辆运输早餐的小推车、三轮车从食堂出发,稳稳停在各个宿舍区前。打开保温箱,包子、豆浆、鸡蛋、蒸饼……品种丰富、热气腾腾的早点已经搭配好打包进一个个塑料袋。不多久,它们就将被送到同学们手中——食堂员工们持续数小时的一场“硬仗”又一次顺利完成了。
查看详情疫情期间,线下实验难,作为一名新工科学生,如何在有限的科研条件下实现成果最大化?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2020级硕士生程绮颖通过远程操作,让实验取得新突破,形成科研成果,一篇SCI论文发表在即。即使被隔离在外,她还是调整好心态,让科研、志愿服务不断线。4月30日,她结束隔离,重返校园。远程操作让实验获新突破,SCI论文发表在即“3月中旬,收到学校即将进入准封闭管理的通知时,我和同学们立即调整校外实验室设备,确保能进行一定的远程操作。既然不能再进行线下实验,我决定利用这段时间,专心突破卷积和循环网络框架的部分
查看详情